在安稳了两三个月之后,家里又开启了新一轮的催婚攻势。 ——说是催婚,其实也不太准确,更像是“安排对象”,但说出来的话语,却像是在“发对象”。**我无语 1 次。
配种式的婚恋观让我忍不住吐槽,我忍不住回了一句:“您这是配种吗?我又不是种猪。” 结果当然和预想的一样,又被劈头盖脸一顿数落,翻旧账,说我眼界高、要求高、自身又不是多好。
……
昨天刷到一个帖子,标题是《大家有没有被自己父母蠢到无语过》。我不觉得这是“蠢”,准确来说,是思维的固化。他们那一代人活在过去,没有真的睁开眼看看如今的世界。我们这一代,活在另一种维度的现实中,但他们依然试图用旧世界的尺子,丈量我们的人生。
你清楚地知道,你无法按他们的方式去过这一生。自己的人生,自己才是第一责任人。
和姐姐吐槽,姐姐笑笑说:“他们说的话你听听就好,左耳进右耳出,照你自己的节奏过。”
对啊,也许我不该试图讲清道理,不该努力表露想法,不该妄图说服。对那些早已定型的观念来说,沟通的本质,就是徒劳。
他们的催婚,也许有出于“为你好”的考虑,但更多的,是面子。亲戚朋友一问起,孩子年纪一把还没结婚,他们就觉得脸上挂不住。说到底,很多“爱”背后都是“体面”的投影。
杜月笙说:人生三碗面,人面、场面、情面。
——我们这一生啊,多少人都困在“面子”里,进退维谷。
但挂了电话后,我是伤心的。
我不知道那种情绪从何而来。是因为内心深处,始终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还是因为我必须坚持自己的想法,却也明知,这会让他们伤心?
也许,这就是“大家长思想”的对立面——“小孩子思想”。
我们已经成年,却依然活在他们的影子里。一根看不见的脐带,仿佛锁链,盘绕在脖颈之间,挣脱不开,也斩不断。
或许,代际之间的冲突始终无法彻底避免。但我始终清楚,自己该走怎样的路。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努力赚钱,尽一个子女应尽的责任,也不辜负自己的人生。
我想把日子过得稳稳当当,也想让未来发光发热。只是,有些选择,终究会让你们失望。
如果这算是一种“不孝”,那请原谅孩子的固执与挣扎。因为这是我,作为一个成年人,必须去面对和承担的人生。 ——等我走得更稳了,也许我们就能彼此理解了。
![]() |
101
shanks 35 天前
@EngAPI 可太同意了。。。我跟对象异地谈了 8 、9 年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自动有了孩子,可以说关系直线下降,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教育观念不同以及心理落差真的很大。
|
![]() |
102
shanks 35 天前
说到阳奉阴违。。。。我跟我对象家庭就是两种模式。我是在专制家庭长大的人,特别我妈的控制欲很强,所以为了避免矛盾和冲突,阳奉阴违就是非常重要的手段。而我对象家相对就比较开明一些,父母不会太约束子女,所以他们习惯是有事直说,不用藏着掖着拐弯抹角。因此她很看不惯我的这种“阳奉阴违”,觉得特别虚伪。
|
![]() |
103
Genshin2020 35 天前 ![]() @youyouzi 差不多,我也是,我爱老婆,老婆也爱我,也有孩子,有家有业,但是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也会选择单身。
1 到 2 年前的心态还是其实没孩子还不错,夫妻生活是美好的。 现在则是,还是单身好。 但是隔壁有人发帖,貌似他孤独了。 人生貌似怎么选择,都会后悔,最后还是看人。 |
104
harlen 35 天前
@triptipstop 围墙
|
105
hefish 35 天前
支持 op 的观点,op 一定要坚持,千万不要放弃。
|
![]() |
106
vviz 34 天前
@littleG #99 以前咋没注意到这个词有问题,惊醒。“孝顺” (xiào shun) 的意思是孝敬父母,尽心奉养,顺从他们的意志。它包含了对父母的尊敬、关爱和赡养,以及在道德和行为上顺从父母的意愿。“孝顺” 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道德观念,强调子女对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
![]() |
107
Kazetachinu 34 天前
|
![]() |
108
yh7gdiaYW 34 天前
看起来你是还没对象?这和催婚是两个阶段,现在不生娃的多,不结婚的没那么多。对象也没有的,就更称不上"我们这一代活在另一种维度的现实中"
|
109
k14 34 天前
时代变了,他们还在试图用三十年前的钥匙开现在的门
|
110
catch 34 天前
你计划 多少岁结婚,还是永远不结婚 跟爸妈说清楚就行了。 什么复制你们的人生 我们这一代 xxx 这些没啥意思
|
![]() |
111
gigishy 34 天前 via iPhone
我一叔叔,2021 年近 20 万一张的机票(表明对孩子的爱)让儿子从米国回到身边,不到 20 岁的儿子因疫情谈了初恋,估计听女友灌输回来后和父亲说这辈子不要小孩,叔叔看了看这个他爸爸的长孙,回答说“你都过了 18 ,成人了,自己的事情自己想清楚,自己的人生自己决定。”
事后,我问喜欢多子的叔叔是怎么考虑的,叔叔说“儿孙自有儿孙福,酸甜苦辣咸是他自己的人生,我可以建议,但决定是他自己。况且也许随着时间环境变化,他自己想法也会变化呢。……至于我个人感受?他小学要留学米国,我给予支持了,他大学决定不回国了,我也没半点劝说,他的人生决定,做父母的只是托举,并不愿意干涉。” |
![]() |
112
gigishy 34 天前 via iPhone ![]() op 说的是不想结婚,但根据我的理解是更不想要小孩。
那么,哪怕走马灯换女友,也大概率算独居。 也许十年后,比如近四十,独居的 op 会感觉到孤独,会想着要一个家庭。 也许更长一点时间,当父母等上一辈的人陆续走了,op 估计会更孤独,甚至迷惘。 家庭带给我们的,除了一地鸡毛,还是有温暖,有企盼,有牵挂…… 不存在劝谁,只是说说自己的感想。 另:小孩都无所谓对父母孝不孝,父母为什么必须把小孩婚姻当自己的义务(任务)呢?——顺便回复一下楼上那位说父母自私,只是想赶紧完成让小孩结婚的任务这一我觉得实在可笑的话题。 总之,我能明白甚至理解 v2 存在不少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但是实在没必要吃着(吃完)父母的饭,用思维言行去砸父母的锅,并只差用手指尖戳供自己长大读书的父母的额头破口大骂,或者心里一边骂着,一边哄着父母爆金币…… |
113
yangliudi123 34 天前 via iPhone
父母催或介绍对象是因为你性魅力不够,没有女孩男孩跟你。父母迟早会离开人世,剩下的路需要你自己走,他们见过单着的老人或后悔的老人,怕你后悔又太晚了。总之,大多数父母并不会害自己的孩子,倒是有很多不明事理的年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