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ProgrammerAlan
V2EX  ›  程序员

破惑、问道、安顿。我的 2022 年终总结。

  •  
  •   ProgrammerAlan · 265 天前 · 3359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265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靠近年底的月份,内心深处总会不断提醒你,该写年终总结了。无论是工作上,生活上,亦或是互联网、APP 上,无数的年终报告提醒我,一年了也该总结一下自己了,不然这之前的 1 年是不是白过了呢?

    回头想想过去的一年,虽然自己对跨越阶层有着热切的渴望,努力地做了些自认为有价值的事情,但收获却很少很少,一年过去了生活依旧苟且。

    从 21 年末决定从事 Java 开发以来,我学习了 30 来个极客时间付费专栏,用雨雀写了 200 来篇笔记,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了 30 来篇原创推文,在 9 个技术平台发布了 100 来篇博文。收获了 2000+不太“粘”的微信公众号粉丝,一份平凡的工作,靠翻译软件才能看懂英文资料的英语水平,一个头发日渐稀疏的后脑勺,一个有点发福的肚子,一点点存款....

    上个月末深圳疫情很凶身边的人都陆陆续续阳了,我也没例外,烧了 3 天咳了一周,着凉又闹了一天肚子,现在每天都觉得特别累特别能睡觉,很难提起精力去锻炼和深入地学习一些新技术。所以最近很懒,不运动也不学习了,每天下班回到房间后就玩会游戏,看点不太费脑子的外刊,还有一些大牛写的成功历程、经验总结,重读了一下余秋雨先生的《泥步修行》,冥想,拉伸,看着天花板回忆过去做的一些决策。

    这半个来月“放纵”的生活,唤醒了我脑袋里一些正觉的种子,让我看清了一些陷阱,破了一些惑。如果能早些觉悟,或许过去一年的收获会更多一些。出于这种思考,我也就想来写点东西把看清的陷阱和破惑的经验敞亮的拿出来跟大家分享讨论了。

    修行的关键,在于看破。

    想要“看破”很难,因为很难清楚的认识到“惑”来自于哪里,不知道“惑”从何而来,就更别提去何处问道、破惑了。

    先说“小惑”从何而来

    那就是来自于我们的原生家庭环境、人生经历。一个个具体的因素。

    现身说法,做个示范分析下我自己吧。

    今年 25 岁,在深圳搬砖,工作一般,没钱,没车,没房,没成家。

    对世界的认知来自 Google 、新闻、知乎、抖音、家人的言传身教。

    知识的获取来自有点智商就能上的学校、是个程序员就会用的 Google ,自己一个人负责 Java 后端开发的工作。

    分析到这我焦虑了。。。

    其他情况就不拿出来讨论了,大家照我这思路分析自己情况吧。。。。。。。

    再说“大惑”从何而来

    那像是一种看不到、指不出的诡异云气,天天笼罩于头顶,盘缠于心间。

    我在微信公众号看到一篇文章《如何避免被“体制化”》里面讲一了个“早酒文化”,很适合来描述这种“诡异云气”。所谓“早酒文化”,就是码头城市的码头工人,在晚上苦熬一个通宵卸货,身心俱疲,为了能睡个好觉,在早上喝几杯高度白酒,搭配高碳高脂早餐。

    每天喝白酒吃高碳高脂食物是很伤身体的,还是早上。这一点码头工人肯定也知道的,但为什么这种习惯却根深蒂固甚至形成了一种文化?原因很简单,这句话你肯定听过,“不这样做日子是要过不下去的”。在充满苦的环境中,早上的几杯劣质白酒是唯一可以确定的甜,是生活唯一的“正反馈”来源。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劝他们戒酒,他们就会来一句“这是我唯一的爱好,戒了活着还有什么劲”。

    我们大部分程序员其实真的和码头工人没什么区别,工作基本上就是枯燥任务的反复循环,犹如被惩罚的西西弗斯,一次又一次地推石头上山。人如果长期待在这种环境之中,生命力很快就会耗尽,不得不依靠“低级娱乐”来输入"正反馈"。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下班以后,选择看综艺、刷短视频、打游戏,而不是学习的原因。

    但问题是,当身心俱疲工作中带来的“负反馈”和业余时间“几杯劣质白酒”带来的“正反馈”,达到某种平衡以后,所有尝试打破这种平衡的行为,都会变得难以忍受。

    比如你打算在业务时间学习新的技术,或者做一个副业,就会导致身心俱疲工作中带来的“负反馈”无法消解。并且因为学习新技术和做副业会带来新的困难("负反馈"),两者叠加在一起,人就很难坚持下去。大多数人自我提升计划的失败,基本上都是这个原因。

    身处这样的状态,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怎么着都不行”。学习,学不进去;创业,找不到门路。就好像困在玻璃罩的苍蝇,看起来到处都是出口,但就是飞不出去。

    这是大部分人的状态,“青年无利,壮年无名,终极无赏”。

    问道

    人脉

    社交有一个重大好处,就是扩大见识。熟人小圈子对世界的认知也都趋同,很难带给你看待问题的全新视角。所以在与“强联系”的交往中,很难获取到有价值的信息,更不可能提升认知。

    找工作,待遇好点的公司,职位内推的占比都是很大的,像互联网大厂,内推的占比都在 50%以上。所以,如果平常不拓展人脉并进行有意识的维护和扩展,无形之中就会落后于人,当你还在四处盲投简历的时候,别人的简历已经直达部门 Leader 。

    有句话说“你现在的生活源于三年前的选择”,而选择通常是从得到一个信息开始的。这世上多的是我们不知道的生意和商业模式,多认识一个人,就有可能多了解一个事物的存在。而多了解一个新事物,就等于为生活加入了一些新变量,人生才不至于一潭死水。

    手艺

    你必须要精通一门技能,通过这个技能你可以连接更高阶层的人,用帮助他们的方式种下友谊的种子,积累跨越阶层的人脉,从他们那里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这门技能将是你生活的下限,保证你过上至少中等水平的生活。这非常重要,假如你生活在社会底层,为了生活不得不精打细算,那么你将会因为生存资源匮乏养成“稀缺头脑模式”,没有任何多余“带宽”来考虑如何学习提升,这叫贫穷的陷阱。陷入其中的人会因为缺乏改变现状的心力而长期贫困,甚至出现贫困的代际传递,他们的子女大概率也会继续贫困。

    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先讲一些影响状态的物质

    多巴胺

    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这种脑内分泌物和人的情欲、感觉有关,它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另外,多巴胺也与各种上瘾行为有关。

    血清素

    血清素最核心的作用是保持情绪和心情的稳定性。比如,别人对你发脾气,你心态很好,不容易生气。或者遇到挫折时抗压能力强。

    皮质醇

    皮质醇又叫“压力荷尔蒙”,听起来是一种不好的激素,实际上大有益处。人在运动锻炼和比赛之前身体会自然分泌皮质醇,可以短暂地改善记忆力和提高疼痛阈值。

    那么怎么改善这些神经递质的分泌水平呢?

    有四种经过科学检验的方法:饮食、冥想、运动、睡眠。

    饮食,健康的饮食可以使得大脑的运转更良好。如果能量摄入不足,蛋白质、核酸、乙酰胆碱和卵磷脂这些营养物质缺乏,也会出现反应迟钝、接受能力差、思维记忆能力减退。

    冥想,有研究表明,有规律的进行冥想可以直接影响大脑中关键神经递质的水平,能有效提高自控力、钝感力,促进睡眠。而且冥想的效果立竿见影,没有冥想经历的人,尝试一次冥想就能体验到久违的内心平静,对驱散焦躁情绪帮助极大。

    运动,这是我比较推荐的一种方法,运动对提高多巴胺和血清素,降低皮质醇的作用非常显著,运动能力好,身体素质好的人,通常元气满满,更乐观开朗。

    睡眠,人睡觉的时候大脑会清理一些需要被代谢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大脑中存在会影响神经环路的建立,从而影响人们的思维能力和专注度。睡眠的时候大脑其实也会帮助我们有效地将短期记忆整理成长期记忆。

    避免完美主义

    让一个完美主义者不出手的理由有很多,天气和心情都可以是原因,他们害怕失败,希望一出手就是完美状态。但这几乎是做不到的,很多事情都是在与现实的碰撞中一步一步完善的,不可能事先在脑海中想清楚每一个细节。

    作为程序员的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被完美主义折磨,大家都知道过于追求完美那是会累死人的,加钱也不行。所以,举个生活上的例子来说,你在女朋友生日送了她一只口红,这个行为拆解来看,大概是下面这样:

    动机:你爱你的女朋友,送生日礼物表达爱意,或者你不爱她,但需要尽男朋友的义务;

    能力:一只口红的价格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围内;

    提示:在手机日程上创建了女友生日提醒,或者其它事情让你意识到女友生日要到了;

    这三要素你都不可能缺失,动机上,你不会不爱你女朋友,也不是不想尽义务。能力上,你也不是负债累累,连一只口红也买不起。也不会直接就把女朋友过生日这件事给忘了。

    但“女朋友生日当天,送给她一只口红”这个行为有很大概率不会发生。行动力不足的罪魁祸首自然就是过于完美主义。

    成为局内人

    成功的人不会横空出现的,你必须先进场。

    这几年很多人都在尝试副业,比如朋友圈卖水果;在二手平台卖旧货;做外贸;做自媒体博主(文字、音频、视频)。

    做这些副业赚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商业能力和保持市场敏感度。你会学习如何引流获客,什么是投入产出比,什么是供应链。当你以一个商人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时,你会更加客观,你没有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只会是你错了,因为市场永远不可能出错,它只会给正确对待的它的人以回报。

    读一百本商业书籍,在脑中设计一万个商业模式,不如自己亲自运营一个小生意,你只有身在其中才能保持对市场的敏感,在下一波浪潮到来时及时抓住机会,站上浪潮之巅

    修行需要破惑,破惑需要正觉,正觉需要行动。

    好了,我破惑与问道的经验就分享到这,相信此时你已经和我一样唤醒或者种下了一颗正觉的种子,现在开始你自己的破惑与问道吧。把它们想成你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旅行,别人的经验就是旅行地图。无论你把地图研究得多么透彻,把街道名称倒背如流,都比不上真的踏上那片土地,亲自去挤一下当地的公交车,用脚丈量一下从酒店到山顶的几条步道,或者偶遇一家当地著名的苍蝇馆子,哪怕在街巷中迷失方向,都是非常好的体验。

    作者简介

    鑫茂,深圳,Java 开发工程师,2022 年 3 月参加工作。

    喜读思维方法、哲学心理学以及历史等方面的书,偶尔写些文字。

    希望通过文章,结识更多同道中人。如果你对我感兴趣欢迎添加我的联系方式,可以一起讨论如何赚钱,实现共同富裕。 微信公众号:ProgrammerAlan

    36 条回复    2023-01-09 15:40:25 +08:00
    likunyan
        1
    likunyan  
       265 天前   ❤️ 1
    我更愿意看你写 2023 计划
    buyan3303
        2
    buyan3303  
       265 天前   ❤️ 1
    近几年,程序员变现无非是:
    1.微信公众号吸粉,挂广告。
    2.发教学视频卖课变现。

    赚钱,不寒颤,只不过个人比较反感私域流量。(无意冒犯)
    lives
        3
    lives  
       265 天前
    写的很好,感慨万分 。大部分生活就是很平淡啊,需要你自己去创造点事情才能不平淡。
    themelody0
        4
    themelody0  
       265 天前
    写得很好,如果 OP 是个 16 岁的高中生,那么这些总结和感悟可能就更契合和令人信服和赞叹了。
    thrinity
        5
    thrinity  
       265 天前
    和 OP 同龄,也在深圳,同样的困惑,想要抓住一些东西,却好像很难再一腔热血地做一些事。
    never2023
        6
    never2023  
       265 天前 via Android
    看得头疼 原来宣传公众号的! 讨厌长篇大论
    learningman
        7
    learningman  
       265 天前
    哥们工作还没一年就开公众号了,有点快了哈
    ksmiloLove
        8
    ksmiloLove  
       265 天前
    看得头疼 ,居然还是宣传公众号的
    tommyzhang
        9
    tommyzhang  
       265 天前
    内容还没优秀到有关注的欲望 加油!
    DanShu
        10
    DanShu  
       265 天前
    写的很好,可以加个微信吗?
    luomu24
        11
    luomu24  
       265 天前
    搞这些东西有什么意思吗。
    bjzhush
        12
    bjzhush  
       265 天前
    看我
    stonewolfcjq
        13
    stonewolfcjq  
       265 天前 via Android
    拉到最后 看到微信 满足了
    unregister
        14
    unregister  
       265 天前
    25 岁头就秃了?你这文风太成熟了,不像 25 岁的
    adian
        15
    adian  
       265 天前
    哪儿来的 INTP ?话说,哥们最近听什么音乐?
    pengtdyd
        16
    pengtdyd  
       265 天前
    2000+的公众号粉丝,已经挺厉害了,加油吧。
    ProgrammerAlan
        17
    ProgrammerAlan  
    OP
       265 天前
    比起高中时期头发缺失稀疏了很多,女朋友还特意给我的后脑勺拍了个照片,脑袋“旋”那里能看到蛮多头皮。高中刚跟我女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我头发特别多,还有点自然卷,很多时候剪头发理发师都会说我头发很浓,现在再也没有人这么说了 哈哈。
    ProgrammerAlan
        18
    ProgrammerAlan  
    OP
       265 天前
    是因为最近重读了一遍余秋雨先生的《泥步修行》,陷入其中,文笔不自觉就被影响了,确实有点老人唠叨的感觉。“老人唠叨,已无他求;话重话轻,皆是心声”。
    ProgrammerAlan
        19
    ProgrammerAlan  
    OP
       265 天前
    @DanShu 能写出这篇文章是因为站在了很多前辈的肩膀上,看大家的回应对我还是不太认可的,这次就不加您微信了。以后写出了能对大家有帮助有价值的东西,再加您吧~
    ProgrammerAlan
        20
    ProgrammerAlan  
    OP
       265 天前
    @buyan3303 其实变现对于我来说太早了,我现在想做的是尽量输出一些我自己觉得有价值的,最好是能给其他人一点帮助的东西。
    ProgrammerAlan
        21
    ProgrammerAlan  
    OP
       265 天前
    @themelody0 不用赞叹也不用信服呢,看到一些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东西,转化后再输出罢了。
    ProgrammerAlan
        22
    ProgrammerAlan  
    OP
       265 天前
    @luomu24 有阅历的前辈看这些内容确实会觉得很水哈哈 。我经历还是太少了,看到这类内容会很认可,然后觉得感同身受,觉得很有意义。写完之后越看越觉得内容有道理,并且觉得应该让更多人看到,最后忍不住分享。还是太年轻,并且有点虚荣。
    ProgrammerAlan
        23
    ProgrammerAlan  
    OP
       265 天前
    @learningman 内容确实有点水哈哈 早期写的一些东西,不论是感悟还是技术,现在再去看都觉得很幼稚。现在就开公众号是因为自己很焦虑,很想做点有价值的事情,再就很认同一句话嘛 “用输出倒逼输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自己脸皮比较厚,然后又有点虚荣想被人夸。
    ProgrammerAlan
        24
    ProgrammerAlan  
    OP
       265 天前
    @pengtdyd 哈哈 谢谢谢谢! 赚了点咖啡钱,更有价值的是输出的过程,强迫自己看了些东西,想了些东西。
    ProgrammerAlan
        25
    ProgrammerAlan  
    OP
       265 天前
    @thrinity 我最大的问题其实是想太多,太看重短期收益,和完美主义。 现在发现想清楚大的框架之后,应该立足当下,把能做好的东西先做好,享受生活,有余力再像拼图一样把短板补上。最后,等一个机会。
    ProgrammerAlan
        26
    ProgrammerAlan  
    OP
       265 天前   ❤️ 1
    @stonewolfcjq 是微信公众号 如果你觉得我发的内容毫无价值,觉得很恶心,我认为你没有必要拉到最后,中途就可以退出。既然看完了,您应该可以感受到我写的内容是没有任何恶意的,是真诚的在分享,那我为什么不可以留一个自己的联系方式,让对我能和对我文字有兴趣的朋友取得联系呢?歌手在路边弹唱,地上放一个吉他盒收点硬币,这种行为没什么不妥吧。
    marginleft
        27
    marginleft  
       265 天前 via iPhone
    这么年轻就有这些认知了,很不错。👍
    Derekzone
        28
    Derekzone  
       264 天前
    写得真好
    stonewolfcjq
        29
    stonewolfcjq  
       263 天前 via Android   ❤️ 1
    @ProgrammerAlan 是没什么不妥啊 但我想有不少人都讨厌这种行为吧 就像小学时期请那些心灵鸡汤大师到学校演讲 讲大道理 讲孝顺 讲得你热泪盈眶但最后给你推荐他的书 你讲那么多 举那么多例子 有多少人共情? 我觉得你要让人容易接受你的观点 就别空讲那么多大道理和理论 多讲点你生活中的事 像朋友一点讲述 可能反感的人会少很多
    ProgrammerAlan
        30
    ProgrammerAlan  
    OP
       263 天前
    @stonewolfcjq 嗯嗯 感谢您的教诲,确实是存在您说的问题,您的建议我觉得特别对。
    Yunen
        31
    Yunen  
       263 天前
    @ProgrammerAlan 我觉得没什么问题,感谢 LZ 的分享。正反馈那段看了针对很有感触,至于公众号什么的,我完全赞同你的做法。孔子都有 子贡赎人 的典故,在我看来,LZ 分享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与感触,从中获点名 /利又有何不可呢?
    ProgrammerAlan
        32
    ProgrammerAlan  
    OP
       263 天前
    @Yunen 感谢认可 我会继续努力输出对自己和对他人有价值的内容,同时努力践行自己写过的“大道理”。
    littleEight
        33
    littleEight  
       263 天前
    从 21 年末决定从事 Java 开发以来,我学习了 30 来个极客时间付费专栏,用雨雀写了 200 来篇笔记,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了 30 来篇原创推文,在 9 个技术平台发布了 100 来篇博文。 ----我从这几个数字来看的话,文章的技术水分是非常的大~
    ProgrammerAlan
        34
    ProgrammerAlan  
    OP
       263 天前
    @littleEight 是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过于追求量而不是质。
    littleEight
        35
    littleEight  
       263 天前
    @ProgrammerAlan 或者说,追求的是快速变现,而不是沉淀自我,毕竟又不是干一辈子的技术是吧。。
    ProgrammerAlan
        36
    ProgrammerAlan  
    OP
       263 天前
    @littleEight 你要是这么理解也没问题 我只想说每个时期的想法不一样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我们的愿景   ·   实用小工具   ·   1588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067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27ms · UTC 00:39 · PVG 08:39 · LAX 17:39 · JFK 20:39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