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下为什么片假名单词是大脑病毒

2 天前
 datiewang

在日本生活工作第七年了,没想到周一早上打开 V 站看到出现这么多日语的死忠粉,远的不说,就简单说一下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上周领导和同事再谈账号合并的操作,合并的英语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merge 。在日语里写作マージ,读作“嘛几”,可能就是这个原因,这俩人在 teams 里聊了一下午,写的都是 marge 。

  1. 如果同样的场景发生在中国,我相信合并这个词没有人会不理解,无论你是不是做 IT 的。
  2. 但是发生在日本,首先就存在有的人听不懂看不懂マージ是什么意思,因为这一方面不是传统日语,另一方面这几个字母在日语里没有任何的表意。
  3. 即使是懂这个词的意思的人,他也可能不知道这个词的词源,也就是说并没有对于他学习英语或者其他语言(有相当数量的片假名单词来源于非英语的外语)是没有直接帮助的,甚至可以说是副作用,因为当你说惯了嘛几的时候,你英语的 merge 发音肯定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

在那个缺点的原帖里,有人说“科学”,“社会”,“共和”这些词都是日本翻译过来中文再吸收的,问题是现在的情况恰恰相反。民国的中文会把 inspiration 翻译成烟士批里纯,现在的日本会把 social distance 翻译叫ソーシャル ディスタンス,疫情的时候日本节目做过采访,找街头的老头老太太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不妨猜一下有几个人能看得懂。

日本是一个文化大国,但不妨碍它同时是一个语言弱国。翻译本身是一个概念内化的过程,是专家不停帮你把概念本土化,让语言持续保有其本身的生命力,降低理解的门槛,保有再创造的能力。日语的片假名化,就像是一个人不求甚解的在 vibe coding 。产品可以工作,我们可以使用,但是可能离真正的理解,是渐行渐远。

把 router 翻译成路由,是语言的浪漫,翻译成ルーター,是时代的悲哀。

5377 次点击
所在节点    日本語
131 条回复
Ahiok
1 天前
本质上说明了中华文明是个含蓄的文明,对外来概念宁可翻译、音译也不会直接借音拿来用,用这种轻音重文和己生蔑的传统灭亡了汉藏语系,导致文化上的失语者,实际上文化交流直接借音才是主流,像印尼语里不知道借了多少闽语粤语单字,大航海时代历史如果再给东南汉人 300 年拿下澳洲现在局势肯定大不相同
november
1 天前
@cmdOptionKana #40 “都是外国来的东西”,说起“科学”的时候,怎么不说“是外国来”的了?
你举的几个词都是近现代文化引进。还是说中国出现“出租车”的时候,日本才出现“门”。
再说个词,“寿司”和“スシ”,日本菜单中各种“スシ”。

@Malenia #38 原来如此,在ドア出现前,日本是没有ドア的。
cmdOptionKana
1 天前
@november

> 说起“科学”的时候,怎么不说“是外国来”的了?

怎么不说,也说啊,现在 テクノロジー 在日语里也很常见,从日本人的角度看,并不觉得 “科学” 这两个汉字有什么不可取代的理由。

什么近代古代啊,怎么又扯到年代了。中国几千年前就有奶酪了,但“芝士”还是流行起来了啊。

另外,寿司写 スシ 也有,写 すし 也有,你举这个例子想说明什么问题?你还是从中国人、母语是汉语的人的角度去看,看人家寿司不写汉字,你不舒服,你看人家用片假名,你不舒服,但你是中国人啊,你是汉语思维啊,你是在用汉语思维去批评日语啊。
cloudzhou
1 天前
@woodfizky 你这个才叫不算一回事,中文 merge 难道不是“合并”,“你合并一下代码, balabala”
读 "墨之" 只有一个原因,英语不大好,同理 linux/ubuntu 等发音,都属于想说英文但是说不好,而不是真的大家叫 "墨之"(我甚至没听过这么说的)

而 op 的意思,是日语已经普遍的用 マージ 来代替 merge ,也不使用英文,就叫 マージ
cloudzhou
1 天前
@cmdOptionKana 你直接说两者语言体系不同,日语对音译词兼容度高即可,其他例子不用太勉强了

以你 芝士 为例子,大陆尤其是汉人,奶酪就不是传统食物,少数民族地区流传多,这东西有点后入为主
“打的“”一样的道理,看港台片才知道这说法,并且比较口语化,流传快
gransh
1 天前
@cmdOptionKana 看懂了吗就硬杠,op 说的是日语片假名不是说日语,你偷换概念了吧。

op 说的例子相当于:你同事想让你合并代码,不说 [merge] 代码也不说 [合并] 代码,而是说你 [meerji] 一下代码,正常人类看懂?
uhohoo
1 天前
我劝你不要乱讲
cloudzhou
1 天前
@woodfizky 哦,我理解错你的意思了,对,你的例子是对的,op 想表达的,是日语在 git 合并上,已经几乎都用 マージ 了
v2esand
1 天前
说的可太对了,学日语的时候对片假名震惊了,拐弯抹角学遍英文是吧
v2esand
1 天前
@strobber16 一个是编程语言,一个是编程,项目这么类比就简单明了,项目好不代表这个语言好用。
cmdOptionKana
1 天前
@gransh

> op 说的例子相当于:你同事想让你合并代码,不说 [merge] 代码也不说 [合并] 代码,而是说你 [meerji] 一下代码,正常人类看懂?

从汉语的角度看,当然不懂。从日语的角度看,人家就是那样用的,你说日本人懂不懂 マージ ?答案是,懂,而且爱用。

因此我从一开始就说了,不能用汉语思维去批判日语。
cmdOptionKana
1 天前
再说一次重点:不能用汉语思维去批判日语。

上面很多人的观点都可以总结为:我懂一点日语,我喜欢日语里的汉字,我作为中国人不喜欢日语里的片假名,而日本人竟然流行用片假名,因此日语不好,日本人不好,因此片假名是毒瘤。

如果不带偏见,很容易看出这种从中国人的视角去骂日语里的片假名,是多么荒唐。
bluearc
1 天前
怎么还有洗地片假名滥用的,日本人自己也都吐槽过很多了,不是说不用,而是不至于说什么东西什么地方都用片假名去指代,对于某些确实不好意译的东西那用片假名去音译(比如说国家名,专有名词什么的,就本文中 merge 我觉得还可以吧)当然没问题,但甚至连寿司都用片假名去指代就完全是逆天的行为了;
当然,这确实是日本社会选择,特别是年轻人觉得很潮(虽然我觉得很土),日本作为文化输出大国但外来语却逐年在语言中的占比提高倒也值得研究了
cmdOptionKana
1 天前
@bluearc “连寿司都用片假名去指代就完全是逆天的行为了”,理由呢?

你只是给人家定罪了,但定罪的理由和逻辑呢?

你自己都说了,那是日本社会的选择,那为什么又说逆天呢,因为你不喜欢,所以就是逆天?
cloudzhou
1 天前
@woodfizky 但是我又去查了一下,https://www.atlassian.com/ja/git/tutorials/using-branches/git-merge
所以日语来说,还真是 マージ 来指向 git merge ,而不是你觉得日语 合并 的意思

所以很符合 op 的意思,即使有 合并 的原单词,日语依然会出现个片假名,并且广为流传
ligogid
1 天前
我看这些贴还想吐槽 v2 是个文科弱坛呢…
一提到语言,要么是“文化的优劣”,要么是“语言的生命力”,我很好奇是没读过文科才让某些人发出这般喟叹吗?
现代信息交换的频率不足以维持以前那种日夜雕琢一小段辞藻的质量,仅此而已。全世界日常交流都在退化,质与量不可得兼罢了,少点伤春悲秋的吧…
cnt2ex
1 天前
片假名滥用是使用者的问题,不是语言的问题。

滥用的本质上是年轻人习惯跟潮流,有些词使用片假名比使用传统翻译更能表现出这种感觉。
相似的例子在其他语言也能找到,有人说中文时也喜欢夹杂英文。

比如说,你见过有几个人把 brunch 、city walk 这种词翻译出来再使用的?类似的,像 deadline 这种词也有截止日期这种传统翻译,但很多人就是会脱口而出 deadline ;还有,谁会说美职篮而不是说 NBA ?

你觉得片假名是大脑病毒,完全是因为你站在了中文的角度来看,觉得汉字更容易看懂而片假很难看懂。但对从小接触片假名长大的日本人来说,根本不会觉得这种问题有多大。

这其中最本质的问题不是片假名的问题,而是夹杂乱七八糟的词汇。你如果和别人交流,动不动就蹦出几个英文单词,也会显得你很装。
zsqduke
1 天前
你说的观点就是我们很熟悉的中国人视角的观点啊。既然你在日本,日本人怎么看,你去问问,分享一下,会更有意义
zsqduke
1 天前
@november 不是,兄弟,明治维新以前是真的没有ドア这种东西,门是另一个东西。“床”也同理
zsqduke
1 天前
另一方面这几个字母在日语里没有任何的表意。

除了中文,任何的字母在任何的语言有任何的表意吗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56253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