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IchinoseChiya  ›  全部回复第 2 页 / 共 3 页
回复总数  60
1  2  3  
@COW #134 我说实话我没有想出来显摆的意思( v 站那么多资深程序员哪轮得到我来显摆),我只是想询问 [社区中非专业实践成为主流风气] 的原因
@banmuyutian 感谢你的回复,我确实有点考虑得太片面了,也祝你一切顺利🙏
@yanqiyu #44 感觉还是挺有道理的
@he1293024908 #161 所以是否可以认为说,绝大部分玩家其实想要的不是纯粹的 NAS 或 软路由,而是包括 NAS 功能在内,同时也想要自行搭建很多其他额外的功能,在预算有限或是不想折腾多设备网络架构的情况下,最终实质上形成了这样一种用 docker 跑各种 NAS 范畴外的应用的风气
@bigbugbag #4 感觉这个说法还是挺有道理的
@hancai2 #151 虽然感觉你在阴阳怪气,但我还是要说一句对 docker 这个事物本身在一开始就没有负面意见,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用的工具
@darlinghsu #153 非常感谢你的回复,可能我发帖措辞时确实没意识到自己的傲慢,后面很多回帖也有些气在头上,确实也是有些不太理智了

Anyway ,包括你在内的前面很多人的回复也解开了我一直以来的不少疑惑,感谢你的回复,也祝你一切顺利
@Dogxi #129 问充电器原理问笔记本买什么问 cloudflare 被墙怎么解决也算来吵架的?我发过的争议大的帖子也没几个
@cwliang #135 首先我是计科专业毕业并从事运维工作,我不认为我不算是 IT 行业的人,其次你提到问 AI 能够解决的问题,以题目里提到的“旁路网关”为例,我问 AI 得到的答案就是这个东西在生产实践中基本没有优点,但是在社区里这确实已经形成一种很主流的解决方案,社区主流方案不是最佳生产实践所以我来问为什么,这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吧
@okzy520 虽然不是帖子重点,但在我看来旁路网关确实是没太多意义地往返一趟,个人感觉实践上不如在网络架构中添加一个透明网关,或者你说说你的看法?不吝赐教
@mlhiter955 我骗币有什么用?有骗币的是我这个发帖频率吗
@darlinghsu #128 我就说一个事,耐心回复我的和我喷的不是同一批人,我非常感谢能够耐心回答我问题的 v 友
@darlinghsu #129 我给 #92 发送过感谢,只是没来得及回复他,以及包括上面很多认真回复的我都有发送过感谢,但是这个帖子我说实话流量超出了我的预期,所以很多人我都没能来得及回复
@635925926 #124 是有人回复了我,我认同的我也发送感谢了,但是那些人和我 #73 回复的根本也不是同一个人啊
@635925926 #122 是有很多人回答我了,我也向他们发送感谢了,但是回答我的人和我在 #43 回复的人不是同一个人啊......
@cnt2ex 我真的感觉已经在前面的楼层说过一万遍了,我从来没有说过 docker 不好,我的核心一直都是 [为什么 “在 nas/软路由 上用 docker 玩与其初始职能无关的应用” 成为了社区主流] ,和包管理器之类的没有任何概念上的关联
@xeonforce 我作为运维的想法是保持 KISS 原则,很多人在 NAS 和软路由上用 docker 玩很多业务无关的内容,并且成为社区的主流文化,我对此感到疑惑罢了
你说这是在对应需求下的最佳实践我不反对,但是这不是我想要的核心,我要问的是为什么在这种场景下会产生这种需求(说实话我真的已经在前面的楼层解释一万遍了
我自己算是也部署了一段时间软路由和 NAS (在发帖记录里可以看到以前问过的相关问题),但是对于我来说更重要的是他作为 nas/软路由 本身的职能,让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仅负责单个职能,至少在我看来这不算是一种坏的实践,而社区普遍的实践是在 nas 或软路由上跑很多原本职能无关的应用,这在我看来是一种使得系统稳定性下降的事情,而这种使得系统稳定性下降的实践变成了社区最主流的玩法,这本身便是与我所认知的运维原则相悖的
@luodan 前面耐心解释的我其实是有感谢的`,只是还没来得及一一回复
@Danswerme 确实算是一种策略路由
@WizardLeo 说实话“旁路网关”出现在你的家庭网络架构里你家人的网络性能就已经受影响了(只不过程度可能不是能直接感知到的),预算不够的话闲鱼上两三百收一个多网口 x86 工控机(说实话和部署旁路网关在预算上没什么区别),直接用“透明网关”接入到主路由的架构比所谓“旁路网关”好很多,你自己要用的设备接入透明网关然后你家人直接用主路由就行
@Socrazy 我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我要表达的也不是这样的意思,我甚至都懒得逐条反驳你,什么时候回帖前能够重新把帖子内容再读一读?
1  2  3  
关于   ·   帮助文档   ·   自助推广系统   ·   博客   ·   API   ·   FAQ   ·   Solana   ·   2824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12ms · UTC 03:09 · PVG 11:09 · LAX 19:09 · JFK 22:09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