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各位大佬,研究了一套深度学习方法,预测 A 股涨跌,....

2024-03-31 00:01:54 +08:00
 kdj933
从去年 3 月份开始,研究了一套基于深度学习的涨跌预测模型,
从 1200 万条数据中,缩小到 30 万条 A 股历史数据,并将 2023 年数据作为回测数据。
做到了精确度 80%,召回率 30%左右。
实盘从 2024 年 1 月 1 日算起,到目前收益率为 20.57%
但自有资金的规模还是比较小,已经用上了杠杆资金(基本 T+5 交易,风险可控)。

请教各位大佬有什么靠谱的变现、或快速扩大规模的途径吗?

ps: 从 2009 年入市,沉浮 A 股 15 年,真是大小场面历经无数,如果做中高频,最后发现还是要靠机器取代人性。

https://imgur.com/a/zf2hkuf
13193 次点击
所在节点    投资
107 条回复
kdj933
2024-03-31 12:13:09 +08:00
@Plutooo 我的问题是初始规模不够,50 左右吧,想提高到 500-2000 。500 左右可能会是比较舒服的状态。不追求非常高的收益率,在能有效控制回撤前提下,追求绝对收益。
kdj933
2024-03-31 12:15:35 +08:00
@oshio 目前是回测 2023 全年数据,精确度符合预期的。模型是用 2006-2022 全样本数据进行训练的,回测这段会过拟合。
kdj933
2024-03-31 12:17:27 +08:00
@weeiy 我的理论基础来源于人情、人性蕴含在数据里,也得到了正反馈的时间。
hello2090
2024-03-31 12:24:51 +08:00
@kdj933 所以我们这种不懂的只能买美股指数了,你们这些懂的哪都能赚大钱
kdj933
2024-03-31 12:27:06 +08:00
@hello2090 牺牲的是过去十几年不愉快的过程,虽然目标是一样的
xuanbg
2024-03-31 12:27:26 +08:00
你焦虑的根本不是规模而是收益率。如果真的能达到 3 个月 20%的收益率,你还会担心利滚利滚不起来?按你自己说的初始资金 50 ,那么到年底就是 50 * 1.2^4 = 103.68 ,直接翻倍了。不用多,3 年下来就是 8 倍。差不多就能到你认为舒服的资金量了。你在担心什么?

无他,你在担心这个 20%的收益率是虚的!
kdj933
2024-03-31 12:34:37 +08:00
@xuanbg #66 我还真不追求收益率,模型也是给出未来 5 天上涨 2%的概率预测。股市这东西还真不能用复利那套理论来展望未来,不确定性太大,而我们能做的也是在不确定力里找到确定性的因素。

不想一夜暴富,之前大家也指出了,我也回应了,20%和报复性反弹有一定关系,但同时我也放出了 2023Q4 的交易情况。再实盘一年看看,持续迭代模型和交易策略。

规模稍微上一点,我就不需要上杠杆了,现在是先融资买,再自有资金,1:1 配。总感觉不应该这样,而要想一些更稳妥的办法。
rus4db
2024-03-31 13:07:13 +08:00
众所周知,炒股最赚钱的是教别人炒股。你炒我教你,我炒我不炒。

什么深度学习科学算命,自己不要用。拉个群,包装一下,卖给别人用。(滑稽)
kdj933
2024-03-31 13:08:48 +08:00
@rus4db 这个看笑了 过去在这上面交了不少学费
oshio
2024-03-31 13:21:19 +08:00
@kdj933 这不是问题啊,你可以用截止 21 年的数据测 22 年,少一年数据无非是结果差点,总不至于无效了吧。主要是你上了杠杆,如果出现 23 年没有过的大回撤你心理上能抗住吗?
kkk9
2024-03-31 13:48:47 +08:00
能机器学习大数据预测的话,那我家祖传的天干地支预测应该更准确,直接能算未来😃
Memoriae
2024-03-31 14:01:36 +08:00
回测下长期夏普、信息比率吧,不知道你讲的是否只有涨和跌的二元分布,还是算的实际预期分布。

然后就是拟合问题,你实际操作时间太短了,不知道里边的因子对现实市场的敏感程度。

还有交易系统,预期止盈、跟踪止损,由于提到了杠杆保证金交易,风控必须考虑在内的,仓位管理。

模型得交叉验证 bootstrap 之类的(想必你也知道),还有如何动态调整最优化参数。

楼主别把那些外行的话放心里,很多人就是不相信量化投资的。

如果模型运作长期良好,可以作为外包将服务卖给私募,也可以是和量化的软件(某方)合作。
kdj933
2024-03-31 14:28:00 +08:00
@Memoriae #72
1.是的 二分类任务 预测未来 5 日收盘价上涨超过 2%的概率。实际预期任务太复杂,而且从理论上就有争议。我个人也更倾向于不太能准确预测价格
2.是的 还需要实盘测试更长时间 虽然使用了 23 年单边下跌数据做了回测 但确实还需要更长的实测
3.交易系统构建是必须的 正在不断完善
4.目前看, 要想保持进攻性同时 有效控制回撤, 可能还需要 1-2 个模型, 比如大幅下跌的概率, 去交叉验证 辅助决策

感谢大佬 提供的全局思考
haha2333haha
2024-03-31 15:14:53 +08:00
我是亚洲某著名商学院读 finatech 的,
如果有志愿入行量化的话,
建议读 stochastic process,
十分好的书,从中受益良多
kdj933
2024-03-31 15:35:51 +08:00
@haha2333haha 谢谢
kenvix
2024-03-31 15:36:53 +08:00
你要是觉得这玩意真能帮你预测股市,那我们这些 AI 民工早就游艇嫩模了😅
sz369
2024-03-31 15:53:30 +08:00
最最最顶级的对冲基金,文艺复兴的大奖章基金年化也才 38.3%
kdj933
2024-03-31 15:53:57 +08:00
@kenvix #76 还是隔行如隔山,
首先大部分 ai 算法工程师所在领域并非金融领域。训练首先看的是数据,大部分想当然用什么数据呢? OHLC 吗?这样真的可以吗。

过去一整年都在磕这个模型,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山,经历了过拟合,欠拟合,
使用绝对价格数据还是复权数据,前复权还是后复权,复权数据不准确,使用数值还是图像,二分类预测还是价格预测,1200 万条数据如何清洗分类等等…

任何一个问题不解决,模型都不会拟合。

对任何问题都应该抱有开放性的态度

就是 5 年前,都不会有人相信 LLM 会成为现实,认为无监督学习是邪教。

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永远是相信并尝试探索的人
kdj933
2024-03-31 15:54:29 +08:00
@sz369 也许 Q2 就有回撤了 😊
pp22
2024-03-31 16:21:00 +08:00
预测股市早在永乐大典就记载了,不去学习永乐大典,这些歪门邪道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028472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