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XZD 最近的时间轴更新
YXZD

YXZD

V2EX 第 597496 号会员,加入于 2022-10-15 11:34:24 +08:00
今日活跃度排名 20644
73 S 73 B
前互联网10年QA,现转行保险经纪人3年,全平台自媒体更新保险科普视频及文章:王瑞说保险/王瑞说保
保险咨询可+V:WSJianBao
乳腺结节怎么买保险?
推广  •  YXZD  •  2024-04-07 17:21:50 PM
甲状腺结节怎么买保险?
推广  •  YXZD  •  337 天前  •  最后回复来自 YXZD
4
增额终身寿到底是什么?
推广  •  YXZD  •  2024-04-03 16:09:51 PM  •  最后回复来自 YXZD
4
几百块的百万医疗险和几万块的高端医疗险,差在哪了?
推广  •  YXZD  •  2024-02-05 11:17:43 AM  •  最后回复来自 YXZD
3
支原体肺炎为什么这么难好?本质就是医疗挤兑
推广  •  YXZD  •  2023-12-09 22:30:27 PM  •  最后回复来自 Helen
33
关于保险的问题,有不清楚的都可以在这篇帖子下提问
  •  7   
    推广  •  YXZD  •  25 天前  •  最后回复来自 YXZD
    96
    YXZD 最近回复了
    香港储蓄保险,绝大部分都是低保证(预定利率是 1%,实际到手不到 1%)+ 高分红,长期保持比较高的分红,IRR 才可以达到演示的 6%-7%,一般长期能达到 4%-5%就属于不错的了。

    合同里只会写明保证部分的现金价值(退保拿回来的钱),分红部分因为要看每年的分红实现率,而且是浮动的,所以不会写入合同,当然所有人演示的收益率是相同的;但是香港的保险公司,针对不同保费规模(比如 10 万美元和 20 万美元),会有一些额外的优惠,所以收益率会有一些细微差别。

    香港保险市场属于全球比较发达的,但是香港保监会对于保险公司的监管,是远远不如内地的,更没有香港政府兜底一说,更多的是靠长期的口碑。

    现在内地的储蓄保险,以增额终身寿举例,分成固定型和分红型,固定型的 IRR 收益上限是 2.5%,扣除掉各种成本以后,整个市场上也就不到 10%第一梯队的产品,长期 IRR 在 2.40%左右;分红型,保证部分是 2%,扣除掉各种成本以后,顶流的产品在 1.8%左右,加上一小部分浮动的分红,长期 IRR 在 3.2%-3.4%左右。也有保证部分是 1.5%,再加分红的,这样的产品分红部分会更多。

    更多保险内容,欢迎关注全网同名自媒体账号(公众号、抖音、视频号、B 站、知乎、小红书等):王瑞说保险
    也欢迎关注,我在 V2EX 持续更新的保险科普帖: https://www.v2ex.com/t/981804
    6 天前
    回复了 pigpigxia 创建的主题 投资 这一波降息之后国内存款可能会有变化
    分红型的增额终身寿可以了解下,分红比较好的情况下,长期可以保持在 3%以上,具体可以看我持续更新的科普帖: https://www.v2ex.com/t/981804
    6 天前
    回复了 wjcwukong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小朋友买什么保险合适
    先买医疗险和意外险,重疾险看自己家庭情况选择保额和保险公司

    一、医疗险
    医疗险有很多种,看自己需求及就医习惯选择即可
    ( 1 )解决大额医疗费用、只考虑公立医院 - 百万医疗险
    选百万医疗险就可以,从第一梯队产品里选,第一梯队的标准:保证 20 年续保、院外药写入主条款也可以保证续保 20 年,其他的保障比较全,包括门诊手术、住院治疗、住院前后门急诊、特殊门诊(癌症治疗、肾透析、抗排异治疗等),需要注意的是百万医疗险绝大部分产品都不赔付日间住院(住院、出院不满 24 小时),这个需要注意
    ( 2 )解决大额医疗费用、想扩展公立医院特需部&国际部 - 中端医疗险
    可以考虑中端医疗,到了中端医疗绝大部分产品都不是保障续保了,也就是 1 年 1 续保,主要靠的就是产品稳定性了,责任上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可以扩展到特需部和国际部了,等提升很大的就医体验以及减少医疗资源排队时间,比如像北京很多 3 甲医院的顶级科室,如果住院或手术,都需要排队很久,时间长的甚至需要半年以上,如果换成还是这个医生的国际部,排队时间就会缩短很久,一般 1-2 周就可以安排上了。
    ( 3 )解决大额医疗费用、日常门诊、就医体验 - 高端医疗险
    可以考虑高端医疗了,主要就是扩充门诊责任、私立医院、医疗直付(全程签单无需自付)、海外就医,同时责任也会更全面,这个适合生活在一、二线城市,日常使用起来会比较方便。

    二、意外险
    小朋友意外险责任主要看意外医疗的保额与责任,尽量选一个不限社保的(这里要选不限社保内外费用的,如果写的是社保内费用与社保外用药,意思就是社保外只能赔药品费,赔不了检查、材料费),保额高的就可以,如果有需要去私立医院,按需选择即可。

    三、重疾险
    重疾险其实主要的作用,主要帮咱们解决不能通过医疗险解决的医疗费用以及生活的费用
    ( 1 )需要去外地求医期间的租房、生活费用。
    ( 2 )看病相关的无法通过医疗险解决的医疗费用,比如小朋友白血病相关的无菌衣服、食物、消毒配套设施,或者某些情况下的人情费用于缩短排队时间(比如排队移植)。
    ( 3 )父母一方或者双方照顾孩子无法去工作,弥补的收入损失。
    其实重疾险解决的就是钱的问题,如果自己有比较富裕的储蓄,也是同样的作用,重疾险只是起到了一个高杠杆的作用,像现在的产品很多都有首次重疾额外赔+少儿特定疾病,假设保额是 50 万,如果是少儿特定疾病(比如相对高发的白血病),有这 2 个责任重疾险都能够赔到 100 万+,付出的成本是每年小几千的保费。

    更多保险科普,欢迎关注我持续更新的保险科普帖: https://www.v2ex.com/t/981804
    10 天前
    回复了 NullErro 创建的主题 生活 家里老人保险配置求教
    给 50 岁以上的父母买保险,保障型的:医疗险和意外险就可以了,既能覆盖大部分风险,还能相对控制预算。

    我下面会把这两个险种的选择和要注意的地方简单说一下。

    1.医疗险
    ( 1 )优先百万医疗险,管大病住院
    百万医疗险的性价比很高,1K 左右的保费能保上百万的住院、手术费。大部分百万医疗险有 1 万元免赔额,也就是说,1 万元以下的费用自己承担,超过的部分保险公司报销 90%-100%。
    如果想去公立医院国际部或私立医院或全球医疗,再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和预算,选择中端医疗和高端医疗,保费会多几倍到十几倍,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 2 )注意年龄限制和续保条款
    父母的年纪大了,很多医疗险有年龄限制,55 岁以上大部分都会要求半年内体检报告,个别不需要。
    医疗险本质是一年期产品,优先选保证续保 20 年,父母身体状况发生变化后也不影响续保,当然前提是进行了如实告知。

    ( 3 )报销范围
    医保外的药或特殊门诊才是看病花销大大头,所以重点关注报销范围、特殊门诊、院外药、质子重离子治疗这些。像质子重离子,一个疗程大概 20-30 万,纯自费,如果覆盖到了会节省很多医疗花费。

    ( 4 )增值服务
    有些医疗险会带绿通(就医快速通道)、住院安排、住院垫付等服务。对于父母这个年龄段来说,住院垫付和绿通特别实用,能快速安排住院、挂专家号,生病时少折腾,也减少就医压力。但是不要预期太高,当做额外赠送的,具体的服务只能说能用,不能说很顺畅。

    2. 意外险
    50 岁以上的父母,摔倒、骨折的情况非常容易发生,所以一定要配上意外险。

    ( 1 )基本责任
    意外险一般包括意外身故、意外伤残、意外医疗等。父母年纪大了,意外医疗和住院保障最好高一点,意外摔倒骨折、扭伤都是常见情况。这些都可以通过意外医疗来报销。

    有些意外险对于住院还有住院津贴,每天补助一点,虽然不高,但总归可以补贴一部分住院开支。


    ( 2 )看免赔额和报销比例
    很多意外险的意外医疗部分会有免赔额,建议优先选择免赔额低、报销比例高、不限社保用药的产品。
    但是很多产品都会根据年龄对赔付比例或额度打折,这个要注意。

    3.医疗险 + 意外险
    这两个险种结合,基本就能满足父母大部分的保障需求。

    以上来自于我定期更新的保险科普帖: https://www.v2ex.com/t/981804

    针对 OP 的情况,普通的百万医疗险已经不适用了,可以考虑看下不需要做健康告知的百万医疗险(投保前有 5 大类疾病,这些相关的不赔付,投保以后过了等待期新发现的疾病可以正常赔付),具体也在我那篇帖子有写。
    17 天前
    回复了 waitMeOY 创建的主题 生活 新生儿保险配置问题
    先买医疗险和意外险,重疾险看自己家庭情况选择保额和保险公司

    一、医疗险
    医疗险有很多种,看自己需求及就医习惯选择即可
    ( 1 )解决大额医疗费用、只考虑公立医院 - 百万医疗险
    选百万医疗险就可以,从第一梯队产品里选,第一梯队的标准:保证 20 年续保、院外药写入主条款也可以保证续保 20 年,其他的保障比较全,包括门诊手术、住院治疗、住院前后门急诊、特殊门诊(癌症治疗、肾透析、抗排异治疗等),需要注意的是百万医疗险绝大部分产品都不赔付日间住院(住院、出院不满 24 小时),这个需要注意
    ( 2 )解决大额医疗费用、想扩展公立医院特需部&国际部 - 中端医疗险
    可以考虑中端医疗,到了中端医疗绝大部分产品都不是保障续保了,也就是 1 年 1 续保,主要靠的就是产品稳定性了,责任上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可以扩展到特需部和国际部了,等提升很大的就医体验以及减少医疗资源排队时间,比如像北京很多 3 甲医院的顶级科室,如果住院或手术,都需要排队很久,时间长的甚至需要半年以上,如果换成还是这个医生的国际部,排队时间就会缩短很久,一般 1-2 周就可以安排上了。
    ( 3 )解决大额医疗费用、日常门诊、就医体验 - 高端医疗险
    可以考虑高端医疗了,主要就是扩充门诊责任、私立医院、医疗直付(全程签单无需自付)、海外就医,同时责任也会更全面,这个适合生活在一、二线城市,日常使用起来会比较方便。

    二、意外险
    小朋友意外险责任主要看意外医疗的保额与责任,尽量选一个不限社保的(这里要选不限社保内外费用的,如果写的是社保内费用与社保外用药,意思就是社保外只能赔药品费,赔不了检查、材料费),保额高的就可以,如果有需要去私立医院,按需选择即可。

    三、重疾险
    重疾险其实主要的作用,主要帮咱们解决不能通过医疗险解决的医疗费用以及生活的费用
    ( 1 )需要去外地求医期间的租房、生活费用。
    ( 2 )看病相关的无法通过医疗险解决的医疗费用,比如小朋友白血病相关的无菌衣服、食物、消毒配套设施,或者某些情况下的人情费用于缩短排队时间(比如排队移植)。
    ( 3 )父母一方或者双方照顾孩子无法去工作,弥补的收入损失。
    其实重疾险解决的就是钱的问题,如果自己有比较富裕的储蓄,也是同样的作用,重疾险只是起到了一个高杠杆的作用,像现在的产品很多都有首次重疾额外赔+少儿特定疾病,假设保额是 50 万,如果是少儿特定疾病(比如相对高发的白血病),有这 2 个责任重疾险都能够赔到 100 万+,付出的成本是每年小几千的保费。

    更多保险科普,欢迎关注我持续更新的保险科普帖: https://www.v2ex.com/t/981804
    24 天前
    回复了 lexin132 创建的主题 健康 有先天性心脏病如何购买商业保险
    绝大部分的医疗险都是不保先天性疾病的,包括小部分高端医疗险保的先天性疾病,也是指的投保以后新发现的先天性疾病。
    一楼说的众民保中高端医疗不需要健康告知,投保前的重大既往症列表不包括室间隔缺损,但是免责里写了不会赔付先天性疾病,但是也能解决一部分其他的医疗保障,可以算一个解决方案。真的想完全覆盖住,也是需要等之后手术后再去选产品了。

    最后附上,我持续更新的保险科普帖: https://www.v2ex.com/t/981804
    最近也新开了直播,每周开 2 场,平常一场,周六日一场,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来围观。
    微信视频号和抖音,账号名:王瑞说保险
    聊一下最近很多朋友来问我的保险预定利率研究值。

    之前都是监管统一调控,4.025%降到 3.5%,再到 3.0%,到现在的 2.5%,也是历史上的最低值,上一次 2.5%是 1993 年-2013 年

    2025 年开始启用动态调整的预定利率研究值,每个季度公布一次,动态调整。

    研究值参考的市场利率,包括 5 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LPR ),5 年期存款基准利率,10 年期国债利率等。

    目前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是 2.5%,如果现有产品的预定利率,高过研究值 0.25%以上连续俩个季度,那就需要下调产品的预定利率;反之现有产品的预定利率,连续俩个季度超过研究值 0.25%以上,可以上调产品的预定利率(目前的经济环境不太可能是后者)

    1 月 10 日公布的一季度预定利率研究值为 2.34%,4 月 21 日第二季度预定利率研究值为 2.13%

    也就是一季度没有触发条件:2.50% - 2.34% = 0.16% < 0.25%
    最新公布二季度的研究值,已经触发了一个季度的条件:
    2.5% - 2.13% = 0.37% > 0.25%

    所以 7 月份公布的研究值就很重要,如果小于 2.25%,那么达到了监管规定的连续俩个季度要求,所有的长期险产品都需要下架,调低预定利率后再上架,新上架的产品:

    重疾险、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保额不变,需要交的保费就会更高;
    增额寿,交的保费不变,获得的收益降低;
    养老金及快返年金,交的保费不变,那每年领的钱就会变少。

    所以 5-6 月大概率就是 2.5%预定利率产品的最后窗口期。
    先说结论:
    基础保障买医疗险和意外险,重疾险看自己家庭情况选择保额和保险公司

    一、医疗险
    医疗险有很多种,看自己需求及就医习惯选择即可
    ( 1 )解决大额医疗费用、只考虑公立医院 - 百万医疗险
    选百万医疗险就可以,从第一梯队产品里选,第一梯队的标准:保证 20 年续保、院外药写入主条款也可以保证续保 20 年,其他的保障比较全,包括门诊手术、住院治疗、住院前后门急诊、特殊门诊(癌症治疗、肾透析、抗排异治疗等),需要注意的是百万医疗险绝大部分产品都不赔付日间住院(住院、出院不满 24 小时),这个需要注意
    ( 2 )解决大额医疗费用、想扩展公立医院特需部&国际部 - 中端医疗险
    可以考虑中端医疗,到了中端医疗绝大部分产品都不是保障续保了,也就是 1 年 1 续保,主要靠的就是产品稳定性了,责任上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可以扩展到特需部和国际部了,等提升很大的就医体验以及减少医疗资源排队时间,比如像北京很多 3 甲医院的顶级科室,如果住院或手术,都需要排队很久,时间长的甚至需要半年以上,如果换成还是这个医生的国际部,排队时间就会缩短很久,一般 1-2 周就可以安排上了。
    ( 3 )解决大额医疗费用、日常门诊、就医体验 - 高端医疗险
    可以考虑高端医疗了,主要就是扩充门诊责任、私立医院、医疗直付(全程签单无需自付)、海外就医,同时责任也会更全面,这个适合生活在一、二线城市,日常使用起来会比较方便。

    二、意外险
    小朋友意外险责任主要看意外医疗的保额与责任,尽量选一个不限社保的(这里要选不限社保内外费用的,如果写的是社保内费用与社保外用药,意思就是社保外只能赔药品费,赔不了检查、材料费),保额高的就可以,如果有需要去私立医院,按需选择即可。

    三、重疾险
    重疾险其实主要的作用,主要帮咱们解决不能通过医疗险解决的医疗费用以及生活的费用
    ( 1 )需要去外地求医期间的租房、生活费用。
    ( 2 )看病相关的无法通过医疗险解决的医疗费用,比如小朋友白血病相关的无菌衣服、食物、消毒配套设施,或者某些情况下的人情费用于缩短排队时间(比如排队移植)。
    ( 3 )父母一方或者双方照顾孩子无法去工作,弥补的收入损失。
    其实重疾险解决的就是钱的问题,如果自己有比较富裕的储蓄,也是同样的作用,重疾险只是起到了一个高杠杆的作用,像现在的产品很多都有首次重疾额外赔+XX 岁前额外赔+少儿特定疾病,假设保额是 50 万,如果是少儿特定疾病(比如相对高发的白血病),有这 3 个责任重疾险都能够赔到 150 万甚至更多,付出的成本是每年小几千的保费。

    以上选自我定期更新的保险科普帖,欢迎关注: https://www.v2ex.com/t/981804
    @Peanut666 金医保 3 号这个我确实忽略了,人保寿险属于老牌保险公司,相对其他寿险公司会靠谱很多,还是建议优先选健康险公司(或财险公司里稳定性第一梯队的)出的百万医疗险,中高端医疗是另外一套逻辑,这里不展开了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5015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15ms · UTC 09:31 · PVG 17:31 · LAX 02:31 · JFK 05:31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