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发现我的 Planet 下有一条评论,我想回复,然而并没有发现这个功能的按钮或Icon,于是我直接手动 @
了评论的用户,不知道这种方式是否管用。
刚刚发现我的 Planet 下有一条评论,我想回复,然而并没有发现这个功能的按钮或Icon,于是我直接手动 @
了评论的用户,不知道这种方式是否管用。
Dia浏览器发布Beta版本了!
四月份入职了现在这家公司,做在线文档的,对标的是金山文档这类在线的office办公套件,之所以国内这类产品能起来和存活下来感觉和信创分不开,尤其在大力发展国有化的进程下。 但是目前我有一些思考,我之前的工作是全栈,服务端Java那一套用的多,来了以后我发现他们的产品把大量的操作和逻辑放到了前端,具体细节就不讨论了,服务端很轻,只做转换的操作。 其他产品我觉得是重服务端,轻前端,这导致现在的产品对用户设备的性能要求比其他竞品要高,因为大量的逻辑、复杂渲染都几种到了前端浏览器去执行。 很多场景下让我优化一个东西,我在我的Mac下感受不到卡顿,但是使用公司的云电脑(配置不高)的时候很明显有卡顿的感觉。 不过我感觉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架构是因为目前主要的业务是嵌入式的展示文档吧,方便部署、成本低? 但是如果是我要做的话我会采用重后端的架构,应该会提升不少体验,起码在低中高的设备上体验会大差不差
#思考 意识到:“世界是个草台班子” 是一句暴论。如果世界不是一个草台班,我们就应该和合理的怀疑,这个世界是被精心设计的,我们活在一个完美的模拟器中。 每次见到有人用这句话吐槽某个组织或某件事,让我想到的是,他的人生一切都应该被设计好。
用自然语言告诉 Copilot Agent 关于代码库的更多信息:
可能很多人都习以为常了,但是我还是每次都会被AI能理解我那自己都担心别人可能听不懂的抽象问题,而感到吃惊。
即使是发现自己写错一两个字,也依然可以快速得到还不错的回答。
这也是为啥我一点也不吃惊听到Stack Overflow已经濒临死亡的消息了。
前天和大学同学吃了顿饭,感觉时间过的好快,95后,感觉刚从学校出来没几年 瞬间就快30了 这辈子也感觉已经过了快一小半了 有人结婚了,有人有孩子了 我还是孤身一人,这辈子就这样了
Planet 在多台电脑间自动同步的功能好像还没有,换了台电脑手动导入了网站,但再发布会基于当前本地的版本覆盖
想办法让本能脑和情绪脑感受到困难事物的乐趣并上瘾,才是理智脑的最高级策略。学会释放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强大力量,我们就会无往不胜!
Planet 写博客似乎不用每次都重新上传到 IPFS,不变的部分是可以复用的。
很多年前,我还会时不时在深夜里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我为什么是我?我现在在观察,思考,和感知周围的这个世界,而这个世界又有那么多他/她人,为什么刚好我是我,我为什么刚好在这具身体里面,我对于我是什么。直到让我自己感到很孤独,很恐惧后才强迫自己不要再去多想。
Planet 要解决的问题很清晰:ENS 的 .eth 地址看起来像是域名,那么可以像域名一样用来建网站么?
然后当你开始深入这个问题,许多的新概念就会涌现,因为 ENS 的工作方式很不同。
而 Planet 提供了为 ENS 搭建网站所需要的一切工具。
初生时,人的意识应该是无状态的,没有办法意识到我,但是当看到的你的存在时一切都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