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精彩回复 经济学讲的是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我想自由,也是约束条件下的自由,约束条件就是不能侵犯别人的自由。大部分人身为穷人,就没法吃饭自由,穿衣自由,住房自由。但也不能去抢,这样侵犯了别人。所以也是自己争取也只能争取到约束条件下的自由。多挣钱,也是扩大可以选择的范围。想起当年我很穷的时候,吃饭只能吃沙县… —-by Banjin
#精彩回复 凯恩斯现在也就是宏观经济学入门学一下,后面中级宏观经济学以后,就是批判为主了" 邓小平能用这些人的原因。我觉得一是当时中国已经没办法了,老路是一条死路,只能看看这新路有没有用;二是邓他们觉得,经济上的自由主义和政治上的一党专政统治是可以完美结合的。他们看到台湾和韩国战后独裁政体经济自由高速发展,觉得中国也能这样。但是这是双刃剑,开放了,任用了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这有些人认为政治宪政民主话和经济自由化是要相辅相成的,这在学界越来越成为共识,最终导致了要求中国实行宪政民主的08宪章。此次事件后。尤其十八大以来,当权者看到了这样下去对自己执政的危机,马上反过来"纠偏""。 政治上要求强化党领导一切,经济上也强化公有制属性"。 他一个人起不来这么大作用,只是全党一个缩影吧"。 所以看以后的发展方向,现在学界主流还是新自由主义的,回到过去这个是是不可能的,改革开放是要继续的,但政治上更加集权也是趋势。实际上十八大前的三十年,中国的集权和当年韩国台湾的独裁比,还相对自由宽松很多。但以后,有可能集权化会向独裁转型的趋势,但这个路径很难分析,不确定因素太多了。 —by Banjin
#精彩回复 你是想到了权力的无限扩张,但是我想的是如何去监督这个权力。如果持有即正义,那就是出生血统论了。我是富二代,我机会就是比你好,不用努力也花天酒地。你拼死拼活,啥也没有。我不认为这是很好的事情。人总是生而有别的,有人高有人矮,有人还残疾,如果只看持有不再次分配,那人类社会和动物没区别,可能比动物世界还残酷。只是分配过程需要监督,怎么个分配也得有度
#精彩回复 从我的实践经验来看,我开发国外的人民币项目,对方国家最为在意的是利率问题,能不能低成本的拿到人民币。中国的贸易额是全球最大的,人民币结算当然有空间,很多国家的银行表示,他们的客户进口中国商品,愿意支付人民币,中国的出口商也更接受人民币,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人民币资金成本高,LPR都在4%左右了,而美元0.25,欧元都负利率,那他们作为融资者,肯定偏好低利率品种。但中国利率又不能低,低到和美元一样,那房地产不是涨上天了。这正是国际金融理论中,不可能三角的最好诠释。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汇率稳定不可能兼得。你想人民币真的国际化,就是得有国际化的利率,但国内货币政策又不允许你有这样的利率。这才是矛盾所在"。—-by Banjin
#投资 #精彩回复 之前问华为摩洛哥的人,这里这么远,为啥不把企业生产基地搬这边来,他说怎么可能?不要小看手机生产,无尘环境,严格操作流程,就摩洛哥这样的国家,工人培训几年都没法适应这样的工作。加上各种配件还得中国进口,成本比直接中国出口手机贵多了。全球能经济的生产手机的国家就真没几个,为啥十年前手机都是外国品牌,现在都是中国品牌,中国制造还是进步很大。这也要客观肯定。中国主要的风险在政治风险不在经济风险。 ——by Banjin
#政治 #精彩回复 自由不限于哈耶克了。马经讲剥削来自资本,哈经讲剥削来自权力。一方市场,起初肯定是无序,然后又开始自由与秩序的争论。哈耶克的特点之一就是不使用数学模型,故难以证伪,但撒切尔、里根证明了此路走不长。当然也会有人说方法是好的,起初的执行人也是好心只是后来人坏了,这就像薛定谔的猫似的,你想它就是问题,你不想它就是现实,但要解决它道阻且长,昨日异端尚未成为今日之教条,而你已死于黎明。\n就近代来看市场经济的粗放型自由会加剧竞争与资料浪费更易造成经济危机,08年又不是没有战争的可能。从无序到自由竞争,过程中对于生产资料的分配矛盾是忽略的,社会难点在于阶层流动对于危机的化解。社会问题终归要回归人本身的需求,而资本与权力具有高度相关性,所以你要的自由到底为何如何从无序起步又如何从市场筛出来,成熟社会的架构是相对稳定的,结构出问题必然要动其根本,而发展的本质就是侵略。谈自由,出了笼子全是冲突。\n对于自力更生的肯定需要私有制做保证,“法治唯一即自由”,可问题又来了,谁的法?治什么?中美新欧,哪地儿自由?那就去试试呗。多种病可用一方药,但一方药定然治了不了多样病。主义主义全是主意,谁好用用谁就对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谁还没有时代局限了。 —by Ren
#政治 #精彩回复 自由不限于哈耶克了。马经讲剥削来自资本,哈经讲剥削来自权力。一方市场,起初肯定是无序,然后又开始自由与秩序的争论。哈耶克的特点之一就是不使用数学模型,故难以证伪,但撒切尔、里根证明了此路走不长。当然也会有人说方法是好的,起初的执行人也是好心只是后来人坏了,这就像薛定谔的猫似的,你想它就是问题,你不想它就是现实,但要解决它道阻且长,昨日异端尚未成为今日之教条,而你已死于黎明。\n就近代来看市场经济的粗放型自由会加剧竞争与资料浪费更易造成经济危机,08年又不是没有战争的可能。从无序到自由竞争,过程中对于生产资料的分配矛盾是忽略的,社会难点在于阶层流动对于危机的化解。社会问题终归要回归人本身的需求,而资本与权力具有高度相关性,所以你要的自由到底为何如何从无序起步又如何从市场筛出来,成熟社会的架构是相对稳定的,结构出问题必然要动其根本,而发展的本质就是侵略。谈自由,出了笼子全是冲突。\n对于自力更生的肯定需要私有制做保证,“法治唯一即自由”,可问题又来了,谁的法?治什么?中美新欧,哪地儿自由?那就去试试呗。多种病可用一方药,但一方药定然治了不了多样病。主义主义全是主意,谁好用用谁就对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谁还没有时代局限了。 —by Ren
#精彩回复 人无好坏事不分对错没啥大毛病。事物发展到成熟状态都是结构稳定相对固化的,就会有模型的价值。当然万事皆有意外,防备的也无外乎一个个异数,但要因为这些偶然的必然去忽略甚至否定系统内的必然与关联就痴了 —by Ren
#投资 #精彩回复 起初你会发现依靠学习提高认知就能得利,越驳杂机会越多,认知越完善,同样的成功率却未必增加。 慢慢的会有自己的习惯,会有系统、模型的感念出现。 继而会发现无论怎么优化总会有模型外的不可控,这时候考验的是心态了,选择,坚持、放弃,自由之上的规矩。 做好这三点盈利不难了。你会发现信息更重要,这玩意儿能降维打击。 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哪里都一样,你知道的信息其他人也知道,似乎胜者天注定。所谓的不对称只存在不同阶层 大差不大吧。投资心路,认知、系统、心态、信息、运气。 —-by Ren
开启一个新坑,觉得做个 web 视频剪辑器会有点意思。花一天时间已经完成了主流程,从添加素材、播放、预览到导出视频。并没有十分复杂,接下来是各种细化了。希望尽快出个公开版本。
opencut 是不久前大家关注的开源 capcut 替代,但还非常早期,功能非常不完善。并且我并不喜欢 React,所以直接开个新坑。
域名还是一样的风格,小众但不难记。 https://Cut.Media
all of us r maricle.
they dont sale what u really need.
#思考 昨天看到书里的一段内容讲:“女人是男人的肋骨做的 ,里面还提到了 在权力不平等的状态下,女人用自己的身体网住男人从而控制住男人,街上的商品饰品大部分都是为了女人生产的(女人,情侣,孩子 也是),女人奴役着劳动,就好像犹太人用金钱的势力来报复对自己的压迫一样“。 但是我想到女人在这里似乎是起到装饰品的作用。即使现在提倡的性别平等,似乎也是从男人的视角发展出来的。 里面还有一段话很有意思 ”短期的妓女让人唾弃,长期的妓女受人尊敬“,当然现在的审美也是为了满足男人的性趣。里面还提到一点,”只要思想上对看到的女人起了淫念,那么就已经跟这个女人发生了关系", 并且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站在女人旁边就已经无法很平静的交流没有其他念头升起。此时我想到的确是贾宝玉,他似乎就是那一个纯净的人。终究还是男人内心笔下的女人,女人如何深刻的描写女人呢?西蒙·德·波娃 的第二性预备着了,看不完根本看不完 —托尔斯泰《克莱采奏鸣曲》
#碎碎念 我是真喜欢已读乱回啊,且喜欢凑热闹。看得出阅读理解是存在很大的问题的,但这个问题可以追溯到小学每天被语文老师留下来做阅读理解题目开始算起了。时至今日似乎没见的长进多少,也算是硬伤之一。( 重新翻看 PMP 大佬们的聊天内容,注意到的一点,即使时常会撒泡尿照照自己,也只是沉浸在尿里,见不得自己。)
#思考 人们会因为游戏的规则自觉地竞争对抗起来,规则真是个神奇的东西,那么的有趣,那么的有力量
#思考 看到很多信息上说错的越多约接近真理,早上问了一个问题:”百分之 99% 无法生存,只有 1% 存在这生命 这是什么?“ GPT 给出了精子这个答案,当然这个概率是存在问题的,其实想问的是 为什么 大部分空间内都没有发现生命生物或者可以被定义有活的物体。如果这样子的话生命本身不就是真理吗?(生命是化学秩序的一个高阶分支,但信息秩序和物理秩序同样能产生极端精密的结构。)
#思考 现实世界 与 精神思维 无论如何都会存在间隙,意识本身是真实存在,但是 思维 跟 现实 存在 天然的隔离。根据 思维 和 现实 的不一致思维 不断地学习调整,来实现 自我的生存。 是让现实贴合自己的思维认识,还是调整 思维 重新 认识 现实 这里也存在问题,如果一致 思维认识现实 那么是没啥变化的,只有 思维 和 现实的冲突可以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我看到的是 无数个“世界” 对 这个现实 的不断 “认识 ”和 “不断冲突 (来源于思维和现实的间隙)” (“有效的共在”就是:在人与人之间鸿沟无法消除的前提下,找到一种能让彼此仍然生活在一起的方式。)
大部分时候,别人只是想说,只是需要你做一个安静的听众,并不需要你的任何建议。请时刻克制你想给出建议的冲动。
今天突发奇想给一个常用的插件赞赏了一下,下午想起这事想看看赞赏有没有同步上去,结果发现前面有个人赞赏了两次,而且和我的微信名一样,我还在想有这么巧的事情吗,结果翻了一下微信账单就是我赞赏的🫠
突然想到之前在一个群里和人聊天的时候,有人发现 tw93 大佬的赞赏里面有我的微信名,我想了想发现我并不记得之前赞赏过,这么看来那也可能是我赞赏的
¯\(ツ)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