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lswlray
V2EX  ›  商业模式

感觉这又会是微信的一次失败

  •  
  •   lswlray · 1 天前 · 1690 次点击
    微信很早的时候,上线过一个叫 [对讲机] 的功能,我投资的一个团队、就是基于这个功能、做司机圈的生意。结果微信自己没运营起来,就下线了这个功能

    后来又做了一个 [腾讯待办] 的小程序,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非常看好 TODO 领域、所以这几年投过几个做这方面产品的团队,爱屋及乌,我也对微信的这个项目非常看好。结果又是没运营起来、下线了。

    去年 10 月,朋友告诉我说微信即将上线 [送礼物] 功能(因为我自己有公司就是做这方面的业务),结果从去年 10 月到今年 2 月,涌现了很多相关的报道、研报,之后迅速减少,5 月份之后基本“销声匿迹”了 —— 感觉这又会是微信的一次失败。

    昨天有一个帖子 [如何评价阿里系 c 端产品的发展]
    我的回答是:创新能力逐渐下降 ———— 实际上,我感觉腾讯也一样。
    13 条回复    2025-11-21 22:16:51 +08:00
    meteora0tkvo
        1
    meteora0tkvo  
       1 天前
    记得微信早期有个摇一摇功能,可以摇出附近的人,估计后来发展为约炮工具,就被删了
    xxlsize
        2
    xxlsize  
       1 天前
    摇一摇,漂流瓶,都是好东西啊,可惜了
    lswlray
        3
    lswlray  
    OP
       1 天前
    没错没错,微信已经尝试过很多了。不过我们角度不同,二位是从用户角度看功能,我是从商业角度看,稍有区别
    @meteora0tkvo
    @xxlsize
    NewYear
        4
    NewYear  
       1 天前
    很正常的,你考虑的是用户体验,公司考虑的是成本和收入。
    Soul App 也是个例子。之前还挺好,越后面越难用,聊天软件用上游戏引擎了,旧手机越来越卡。

    这个月开始投放第三方 app 的广告,模仿新消息的漂浮窗,中等大小的广告漂浮窗……
    越是有新用户,越是容易带来收入,,越是没收入,越是瞎搞破坏用户体验,越是用户减少,越是收入降低。

    Soul 是有礼物系统的,收入主要来自类似直播的派对,但派对群主是得不到分润的,所以“主播”根本就不会引导用户付费,甚至劝退用户付费。。。大家开派对也很摆烂,毕竟没收入,不会用心去经营。所以 Soul 又如何获得收入呢,消费者装逼都没地方去。

    Soul 也有用户能赚钱的方式,那就是拉新人注册,然而谁愿意拉新啊,结果就是拉新的人没几个。

    现在都开始投影响用户体验的广告了,不用说,后面估计越来越惨,要找替代了。
    itechify
        5
    itechify  
    PRO
       1 天前
    怀念摇一摇,那个年代太有趣了
    yxc246800
        6
    yxc246800  
       1 天前
    摇一摇不是月抛神器?
    leaveeel
        7
    leaveeel  
       1 天前
    都是功能定位问题,微信前期是约炮软件,本质是一个免费的即时通讯软件,后来的公众号和小程序打通了 BC 的联系出现了各种关联会员、在线点餐、政府业务、景区预约等等便民服务,受益于移动支付的发展和前期积累的用户微信支付也站稳脚跟。所以他能成功的都是便民、普适、从而养成习惯性或者是被绑定的生活功能。

    你提到的这些前两个是专业性功能,没多少人在日常会用 todo 一条条列要干什么,偶尔要记着的事有记事本、日历、闹钟、置顶……,todo 显得过于职场了。对讲机同样且意义不明,玩具成分更多。需要的会有专门的设备,临时通话也不如多人语音。

    送礼物在年初火了一阵,常见的有抽奖、恶搞,比如挑个便宜的东西然后写 iphone promax 的祝福语。但问题是 1 、没有养成微信购物的习惯; 2 、商家商品选择少,大多是拼多多水平价格还贵; 3 、国内会送礼物的人物关系:情侣、朋友、上司、长辈、客户,后面三个不可能用这个功能;第一个关注仪式感、惊喜,这里能直接看到价格和物品;朋友间也是玩乐属性居多了,用户参与度最高的时候应该就是过年玩玩抽奖之类的送个咖啡零食了。
    maichael
        8
    maichael  
       1 天前
    关于失败:

    对于新产品/新功能,失败才是常态,无论是大厂还是创业公司。

    对于摇一摇:

    正是因为这个功能很成功,微信当时才能发展的这么快,发起来了当然要洗白这些灰色地带的功能。
    zfyime
        9
    zfyime  
       1 天前
    摇一摇 附近的人 漂流瓶
    当年的社交功能真是好玩 大家也很愿意交流
    当时移动互联网刚兴起 网民防备心也没那么重
    Chicagoake
        10
    Chicagoake  
       1 天前
    送礼物刚上线的时候大吹特吹,结果招商根本没做好,最开始商品数量很少。吸引了一部分商家入驻后,除了视频号的目标受众喜欢的,其他多数在微信开小店,基本没流量。不过送礼物订单偶尔还是能有一单的,主要依托于微信聊天框,偶尔老板会从我们店里下单送点给别人。

    微信小店还没少发“成功案例”,每次看到都恶心得不行。功能非常不完善,体验很烂,目前主流电商平台里完整度最高的还是淘宝,不过对商家剥削太严重了。
    Chicagoake
        11
    Chicagoake  
       1 天前
    @Chicagoake 至于微信的商业行为,可以说没有成功的案例吧。
    614109
        12
    614109  
       1 天前
    微信根本不在乎用户用起来舒服不舒服,公众号折叠跟随机推送就是个例子。
    lswlray
        13
    lswlray  
    OP
       1 天前
    @NewYear 没太理解您的意思,我们说的可能不是一回事儿。


    @leaveeel 很显然,微信的产品经理也没有意识到对讲机和腾讯待办的真正价值。至于送礼物,就更差劲了。


    @maichael 是的,失败是常态,但失败可能带来灭亡。不说别的,如果阿里能意识到“送礼物”的真正价值,就能突破它一直想突破、多次尝试突破的领域、形成对腾讯最致命的威胁。当然,如我文中所言,阿里也没有这样的人才。


    @Chicagoake 我一直困惑,微信的产品经理是如何看待“送礼物”这个功能定位的,才能想出通过微信小店这种不入流的商家为主的供应链来解决商品问题。微信的商业行为还是有成功案例的,最典型的就是微信红包。


    @614109 一个产品大了后,就会有一批水平参差不齐的产品经理来打造它,结果就是产品变得奇奇怪怪。腾讯如此,阿里也如此,不然就不会有“支付鸨”事件了。
    关于   ·   帮助文档   ·   自助推广系统   ·   博客   ·   API   ·   FAQ   ·   Solana   ·   874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24ms · UTC 20:50 · PVG 04:50 · LAX 12:50 · JFK 15:50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