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lacklock
V2EX  ›  东京

东京两周生活初印象:缺点篇

  lacklock · 2 天前 · 16798 次点击

8 月底在东京待了两周,第一次去日本日本。没少看日剧、日漫,网上也诸多说法,终于去体验了一番。我老婆在那一个人租了房子(池袋附近跟一个中国人短租了房子),所以我没住酒店。我对住在城市没什么向往,所以旅游签过去待了两周。

下面分享一下两周东京生活对日本的印象。先从缺点开始吧。

出租车贵

出租车很贵。查了一下东京差不多起步价 30 元,之后每公里 20 元。在外面玩好几次我看要走一点路,我说我们打车吧,我老婆每次都不愿意。在国内没吃过这个苦。

轨道交通的价格差不多是国内的两倍。

轨道交通不是一家公司

日本的轨道交通是私营的。东京都内很多线路是不同公司运营的,而且他们很多是车站共用,地铁和火车在一个站。结果导致有一些站的换乘对初到的人会很迷茫。一个站台上的车也分很多种,不知道这个规则也很容易坐错车。

比如国内地铁 1 号线转 3 号线,出了地铁就是沿着路线走到另外一个站台就行了。在东京会出现要先出闸机,然后走一段路到另外一个闸机重新刷卡进,找到自己车次对应的站台。然后在站台的板上看下一次到的是哪一趟车。并且同一条线先还会分快车和普快(各站都停)。初来乍到的人还是颇有一些难度。主要东京电车也多。

大阪有一个去机场的电车,前 4 节车厢是到机场,后 4 节车厢去和歌山。虽然广播会播报,但是确实也看到不少坐错车的人。我在国内坐地铁没遇见过这种同个车次不同车厢去不同目的地的。来东京前,我坐地铁从来没看过是哪个车厢。

IMG_2550.jpeg

没有小电驴

不清楚日本其他地方,在东京是没有小电驴的。因此几公里这个距离的通勤就很尴尬,只能硬着头皮走了。那边对自行车的停车也管理的很严,没看到共享单车。

东京规定非机动车的电动只能是踏板助力,不能有油门。因此就只有助力自行车这一个形态了。所以日本的外卖小哥是骑自行车送外卖的。我个人感觉东京的城市密度和上海内环差不多,上海没有禁电动车,只是上海管理的稍微严一点。

Image.png

工业品贵

电费和手机运营商费用的价格是国内两倍以上。

印象中水费还有一个起步价,是下水道的维护费,一个月 50 元人民币左右。其实这个钱也很合理,下水道确实是需要定期维护的,只不过国内比较良心,这个钱没跟终端居民收。

国内在消费品制造有价格优势,很多电子消费品是从中国出口到日本的。东京安克的定价是国内网购价格的一倍左右。

电子商务弱,外卖弱

在亚马逊上买过几次东西,体验挺一般的。国内的电商平台东西又多,快递又快。品质和性价比各类选择都有。日本人是真的死板,又没有菜鸟驿站。他们配送的时间只能告诉你是哪一天。结果就是配送的时候你最好在家,否则跟他们重新联系时间也挺麻烦。退货也麻烦,退货费也贵。

于是最后还是通过拼多多海淘了一波。

外卖生态也几乎没有。这个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结果,我个人觉得还是有比没有好,起码有的选。

我能想到一些原因外卖没做起来的原因:

  • 东京没有电动车,骑自行车配送半径和效率都很有限。Uber eat 一单配送费要 50 元。
  • 东京很多都是小饭馆,只有一个长条吧台,只能坐六七人。只有老板一个人。这种小店饭点的时候人是满的,对他来说外卖来了更多的单子他也做不了。
  • 有能力做配送的店价格肯定也不低,日本的社畜日常也吃不消。因此更常见的方式是去便利店买个预制菜的饭加热一下。在上海待过的人应该熟悉这种模式,属于是又快又便宜。

排外

之前刷到很多店铺不接待中国人、外国人的图片,在东京还真遇到了。附近有一家拉面店,就去吃了。是和深夜食堂类似的一个小吧台,只有老板一个人做。来吃的都是本地人,所以他没有准备外文的菜单。门口一台日文自动的点单机,他也不跟顾客说话。我进去刚开口,他一看不是日本人就把我请出去了。结果门口有两个本地妹子人还怪好,说这里没菜单,要用那个机器点,点好单子给老板。于是强行进去点了拉面,老板来问一些细节调整(我猜是要不要加香菜这种),我听不懂他就叹气摇头。

我觉得这个场景可能是文化习惯的区别。国内很多小店要是碰到外国人语言不通,一般都会很热情的沟通,反正瞎点也是做,来了都是客。日本很多小店就是几十年在这做周边人的生意,外国人碰到的概率低,怕麻烦索性就不招待了。

不过很多大一点的店会做外国人的生意就没这样了。很多店服务员懂中文。在银座去了一个烤肉店,来的全是中国人,服务员也都是中国人,含中率过高。然后打开大众点评一看,这家点在大众点评的地区人气第一。

人工贵

东京的最低收入比较高,最普通的超市收银员一个月工资也有一万多。白领和蓝领的初始薪水差距很小。好处是大家都有一定的基础消费力,缺点是所有人工都很贵。东京的剪头发起步价是 300 元。租房子要换一次门锁,很普通的门锁,上门服务一次要 1000 元。

这也是日本很多人可以接受快乐教育的原因:上大学出来在公司做一个文职,一个月一万多。高中毕业在超市当收银员一个月也是一万多。如果开上出租车,一个月 2 万多。那么多花时间,多花钱读大学的意义是什么?国内现在接受不了初中分流,无非是底层劳动者不仅收入低,地位也低。当上大学是一个亏本的事情,很多人自然就不追求了。

水果贵、蔬菜少

日本有严格的农业保护制度,凡是他们能种植的,都归农协统一管理。农民的最低收入有了保证,但是加了一层中间商到终端消费者价格就贵很多。最明显的水果就是西瓜了,超市里最小盒巴掌大的西瓜果切要 25 元一盒,我感觉价格差不多是国内的 5 倍。农产品的进口被严格管制,因此水果就呈现出了贵且少的情况。得益于国内的规模化种植和运输基建优势,国内的水果供应真的是很丰富且便宜的。我在杭州,水果店可以正常价格供应到新疆的阿勒泰香梨,东北的葡萄,云南的石榴,非常的厉害(出国前并没这么大的感触)。

当然我平时也不是每天都吃水果,但是我经常喝奶茶(古茗爱好者)啊。带来的连锁反应是他们的饮料里放水果也很少,国内的普通的水果奶茶到了那边价格贵一倍。我后来难受去超市买了一盒西瓜汁,一喝根本喝不出西瓜味。仔细看才发现是果蔬混合,只是含有一点西瓜汁,混的是胡萝卜。八嘎呀路,7% 的西瓜汁含量饮料封面大图居然只放了西瓜!我又沉默了。

还有一点难受的是他们的绿叶菜非常少。不知道是因为不喜欢吃所以少还是因为贵所以吃的少。日常的便餐里几乎没有绿叶菜提供。一般就是和沙拉一样切了一点点包菜丝,和一个汉堡里的蔬菜量差不多。然后就是和韩国类似的一些小泡菜。关键是一根青菜都没有!如果没有出国,很难相信发达国家白菜都供应不上。后来我去一家泰餐的店吃饭,总算有蔬菜可以单点了,一份空心菜 50 元,添一碗米饭(泰国香米)要 20 元。后来我去超市看了一下空心菜的价格,差不是国内的 3-4 倍。

大米贵

日本大米是真的贵,结果就是正常一份餐的米饭量挺少的。但是日本人也有饺子配米饭的传统艺能,这么吃的话我感觉勉强能吃饱吧。也听说很多人来了吃不饱的。米的价格是国内的 3-4 倍。原因还是因为农协限制了大米的进口。国内一般饭店添一碗米饭的价格是 2-4 元,对比到日本添一碗米饭 10-20 元价格似乎也合理。

小红书上随手搜的:米饭配饺子,再来一点麻婆豆腐。这就是日式中华料理了,一根青菜没有。这都算是高级套餐了。在中国这么一份套餐卖你 60 元你觉得香不香。

截屏 2025-08-30 15.23.30.jpeg

豪华套餐再给你加一碗拉面,注意这个套餐的左下角还提供了蔬菜。哪个中国人看到这个套餐不迷糊。而且这种饭吃完感觉味觉很空虚!饱是饱了,但是没味道。

IMG_61EF498C3804-1.jpeg

而且我还真在超市看到了日本政府的储备粮,价格是普通大米的 6 折左右。买了最小份的回家煮。这种陈米特别特别难吃!就是国内最最便宜的那种外卖用的米,近些年我在国内都没吃过这么难吃的米了。很久以前汽车站门口的 10 元一荤两素的快餐的米是这种米的感觉。年轻一点的朋友应该没吃过这么难吃的米。

插播一条优点:星巴克和麦当劳价格和国内一样

但是非常神奇的一点是:日本星巴克和麦当劳的价格和国内几乎一样。要知道日本的平均物价是国内的两倍以上,他们的人力成本也是两倍以上。然而,连锁的星巴克和麦当劳却能保持一样。我真不知道是国内的太贵还是日本的太便宜。

而且我看到很多人点一杯可乐加薯条在麦当劳坐一个下午,办公和学习的都有!联想到《中国合伙人》俞敏洪早期教英语买份薯条在麦当劳上课。老实说麦当劳的环境还是挺喧闹的(毕竟有小孩),日本人能在这环境学习我也是佩服的。

没有早餐文化

日本是没有早餐店的。因此如果在国内有吃早餐习惯的朋友,在日本要难受了。豆浆、油条、豆腐脑、小笼包、鸭血粉丝汤、煎饼果子一概没有。还有粥和各种小菜,我在新疆和西藏都能吃上早餐,在日本是一口都没有。其他的不提了,越提越难过。所以在东京上班的社畜感特别强。

日本社畜早餐一般就是一片吐司,或者一个便利店饭团(一片海苔,很咸)。传统家庭吃饭是一碗米饭,味增汤加一点小咸菜。讲究一点的还要往饭里打一个生鸡蛋。

IMG_7A92EF30C5F9-1.jpeg

再欣赏一下吃货福音:纯咸饭团。我在超市买的这个同款,一个字咸!吃之前脑海中都是日本滤镜,一口吃下去怎么只有咸味,怀疑人生。再吃一口馅里就是撒了一把酱油,还是咸,滤镜稀碎。这个当早餐,还没上班我就要哭了。

IMG_C73DB28D4503-1.jpeg

忽然怀念在上海吃的粢饭团(早餐)!糯米包油条,甜咸可选,可以自己挑要加哪些小菜。

IMG_1E00FA452088-1.jpeg

小饭馆都有固定店休,晚上八点关门

几乎所有的个体户每周都有固定店休,真当上班来干。几次看地图上的小饭馆,走到的时候发现店休。晚上八点就准时关门,七点半去就不招待了。而且有的店就只招待一轮客人,可能他预制的食材就这么多,卖完就算了。真的很佛系,一毛钱不想多赚。不过外国人的店还是继续营业。

稍微晚一点能吃上东西的我感觉只有居酒屋了。居酒屋的烧烤分量也很小!日本人也是能忍,两个小串吃一个小时,跟国内贵妇下午茶一样,两口蛋糕吃一个小时。

所以你夜里 12 点想点几串烧烤,不好意思,臣妾做不到。更别提小龙虾了。

租房

默认没有任何家具

日本租房默认是给你一个全空的房间,什么家具都没有。退租的时候也要把里面的东西全都搬走。难怪日式搬家东西全给你整理好,原来人家搬家就必须清空。在这个时代,一个繁华的都市里租房默认是清空的状态,真的是有点脱离时代。可能小日本自有国情在此吧。

大家可以在小红书上经常看到日本留学经典开局奇观(关监狱还能给张床呢):

IMG_E45D6142099D-1.jpeg

IMG_2567.jpeg

窗帘都不给配,卫生间里一卷纸也没有。

而且可能电也没有。因为要自己单独去开户才提供。房东一度电也不能给你白用。

IMG_2569.jpeg

冷知识:日本扔大件垃圾需要付垃圾费,按照体积买垃圾券。一个床垫在东京丢差不多要付 50 元的垃圾费。如果你觉得搬出去麻烦,也可以请人上门抬走,一件物品大概是 250-750 元。

因此也有一些留学生开局是去捡垃圾凑家具。

IMG_1066C085B686-1.jpeg

日本这套垃圾处理的制度我个人认为是有一点反人性的。吉井忍在《东京八平米》(她租的房子是 8 平米)里提到她买了垃圾券贴在她的垃圾上,结果自己的垃圾券被别人偷走了。于是她就被收垃圾的训斥了。也存在一种可能丢在下面的垃圾不知道是谁的。大城市里这种靠自觉掏钱的制度必然是有人不遵守的。得亏东京没有电动车了,不然初中不良小孩每天放学街区绕一圈倒卖垃圾券够零花钱了。

租房要给房东礼金

你租房的时候,要给房东 1-2 个月的房租作为感谢金。注意不是押金不是定金,是纯赠送!

AI 查到的解释:习俗来源:二战后日本住房紧缺,房客为了能租到房子,愿意额外支付给房东以示诚意,这种习惯逐渐固定下来。

你看,大日本自有国情在此了。但是日本政府也知道这个没道理,政府的公租房是没有这个钱的。

假设我跟房东签了一年合同,第二年要续签一年,是否需要再给一次礼金呢?答案是不要,因为我不是重新租赁,再收一次没理由。但是你续签合同也给房东添了麻烦,所以需要付给房东一个月房租作为续签费。续租还是要感谢房东呢!

IMG_B3DACAE247FC-1.jpeg

退租提灯定损

虽然租房的时候给了房东礼金,已经感谢过了,但是走的时候不被扣点押金也是很失礼的。东京提灯定损是标配了。搬走的时候通常要付一笔卫生清理费。因为房间会全部清空,打扫以后会仔细检查每个地方是否造成了磨损。如果墙上有一条划痕,也会提出需要更换整面墙纸为由收一笔钱。好消息:不是针对外国人,是他们就有这习俗。真是当日本人整了。

IMG_78B4D016C1A7-1.jpeg

正常居住难免有些生活痕迹,但是这些痕迹要求的修复金额真的是很离谱的。

床很小

大家可以留意一下日本的影视剧里,一般一个人都是那种 1.2 米的小床,就算是夫妻的大床也比国内小一号。因为日本的大床是 1.4 米。

IMG_F91F8AE955C9-1.jpeg

酒店的大床也是 1.4 米。而且这边酒店无论是你定的是标间还是大床房,住第二个人就要给前台多交一点钱,一般是 100-200 元。可能多一个人多费了点水电吧。

总之日本诸多习俗对中国人来说,常有一种小气的感觉。

房产

房产税

日本虽然土地归私人所有,但是房产却要每年交房产税。每年要交房子估值的 1.4% 的资产税。还要再交一笔城市规划税,在东京这个的税率是 0.3%。加起来每年要交房子估值的 1.7%。等于差不多 59 年就要重新付一次房子的价值。这个数字可能大家还是没概念,举例你在城市边缘 150 万买了一套 50 平的小公寓,每年要交给政府 25500 的房产税,摊到每个月就是 2125 元。

里面就算没住人每个月还要水电气的开通费用。而且房间里只要有电视就要交 NHK 电视的费用,不能关。每个月差不多要交 100 元。中国人一般也不看日本电视台了,所以交吧难受,不交又是层层阻挠。

IMG_8AB5B93AB651-1.jpeg

再次,日本人也受不了这。因为小米电视台不能接收 NHK 电视信号,很多日本人因为这个原因买了小米电视。 Image.png

土地私有,基建受累

土地私有产权带来的影响就是很多需要征地的基建推进困难。我们国家土地国有修个高架、城改都困难重重,日本土地私有就更是难搞了。

为什么很多街景一看就知道是日本?除了日本比较窄的道路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电线杆。

IMG_CCF6CC48AC9C-1.jpeg

你该不会以为电线杆是高级的象征吧?中国城市改造的时候,所有线路已经全走地下了。我感觉是不是现在县城都没有电线杆了?日本因为土地私有加上能力有限,无法承担把老城电线走地下的成本。繁华的银座和涉谷街头就看不到电线杆。

日语是一门糟糕的语言

从信息传播的效率而言,日语是一门糟糕的语言。

日语有两个半的硬伤:

一:日语没有自己的成体系语言符号。

二:日语没有进行完整的现代语言改革,拖累日常现代表达。

两个半:黏着语语法不符合当前世界语言主流。

日语在我眼里只有一个优点:底层规则注重发音的美感,结果是日语听起来很悦耳。同样一段话,对比韩语和越南语,日语好听的多。在音乐上日语的押韵非常容易押韵。我个人认为这也是日本注重外在礼仪的一个体现。但是这个好听的代价是语言信息密度低,有些发音调整规则对外国人来说复杂,外来语的本地化片假名发音完全偏离了外来词的原始发音。

没有自己的语言符号

日本有自己的语言,但是没有自己的文字(中国人:造几个字有这么难啊?)。直到唐朝的时候从中国学习了先进的汉字作为书写的符号之一。但是日本人没有真正的学习汉字并完整接受。日本保持了自己的发音和语法,只是把一些书写符号用汉字表示。等于只学了一半(其实只有四分一,因为很多汉字他们也没学明白)。只学一半的后果是文字和发音完全对不上,汉字的象形文字的作用被消解了。

我们知道我们每个汉字的发音都是完整的一个音节。但是这个到日本里,因为汉字的含义要对应到日语的发音,结果就是一个汉字可能有几个音节。以英文举例,书,英文是 book 。假设英文引入汉字作为文字符号,Here is a 书(发音:不可)。因此书这个汉字在英文里依然读作“不可”。那唐诗怎么办?律诗和绝句就全损了。所以为了兼容汉字的原始发音,于是又加了一套发音方式,叫音读。以“山”为例,本土读法是 yama ,音读就是 san 。富士山,读作 fuji san 。但是山手线读作 Yamanote-sen。这就带来了另外一个困扰:当看到一个单独汉字的时候,日本人无法准确说出是哪个音。最坏的情况是一个日本人的汉字名,有几种读法,等于是多音字了。日本姓氏的读音是由自己决定的。本质是因为汉字在他们那里是没有统一发音的。

以一位知名老师的姓氏“三上”为例,最常见的读做 mikami ,但是也有人的姓读作 sanjou 。补充一个背景,日本直到明治维新前只有贵族有姓。因此很多人姓氏是后面随便取的,发音也就千奇百怪了。

Image.png

同时一个汉字,同一个含义在日语依然会有多重发音。举例来说日语里今年的读音是( kotoshi ),去年的读音是( kyonen )。等于今年是一个专有名词,去年也是一个专有名词。但是写到汉字里今年和去年的“年”字是同一个字。因此同一个含义的“年”字只能有了多重读音。

雪上加霜的是日本明治维新后大量引入西方词汇,这次是用片假名自己重新音译。这个文字接受等于又是学了一半。因为自己重新发明了一套表音体系,原有语言比如英语的词根词缀就全丢失了。

以 PC 为例,英文里 PC 是 personal computer 的缩写。中文就取他的单词含义意义找到对应的语言的词,翻做个人电脑。也有人直接引用缩写写成 PC 。日本人是直接根据读音翻译成片假名的,约等于翻成了“怕松纳鲁空飘特”,后来他们觉得这样翻很长,还是用缩写方便。但是他们没有直接音译 PC ,他们是把片假名缩写了:“怕松空”。这么一来这个词,日本人看不懂,会英语的也看不懂了。

再以我喜欢的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为例,这个名字中国人和外国人都能看得懂。中文是“王国之泪”,英文是“tears of the kingdom”,但是这个名字日本人绝大部分都看不懂,因为是英文 tears of the kingdom 的片假名翻译。我要是跟你说这个游戏名字是“提阿兹・欧布・杂・金古达姆”,没点英语基础肯定想不到什么意思。

Image.png

日语没有全盘进行现代化改革

现代的科学体系引入后,很多现代社会的表达需要重新调整。我们国家在建国之初对一些现代新事物进行了统一的命名,而且还简化了汉字。但是日本还是尽量保留老传统,导致语言在很多基础表达上显得很麻烦。

以星期举例,一周有 7 天,我们是星期一到星期六,只有最后一个特别点是星期日(对应 sunday )。日语里是: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土曜日、日曜日。虽然他们这么按照天文排也有道理,但是我请问这周金曜日离水曜日有几天?换成中文我问周五离周三有几天,是不是方便很多。日语里最基本的数字和历法都没有全面使用新的表达方式。结果就是 7 月 7 日 7 时 7 分的 7 有多种读法。

再比如封建糟粕的敬语体系完整的保留了下来。诚惶诚恐了。

黏着语系不符合世界主流

世界主流的 Top 2 语言,英语是屈折语系,汉语是孤立语系。英语和汉语语法有很多相近之处,比如我不喜欢你,英文是 I don’t like you 。几乎可以一一对应。虽然英语多了时态,时间会放在后面。但是日语的黏着语是原型句子在后面不断添加助词。刚刚的句子在日语是:我喜欢你才没有。否定词在句尾。

这个在互联网时代以前其实没什么影响,只是语言习惯,我们也有一些省份的喜欢倒装。但是现代社会的直播翻译就麻烦了,因为在说完一整句话之前完全不知道这个句子的含义。因为否定词在最后!回想一下日剧里为什么总是一个人说完话之后另外一个人要发出“ei”的惊讶,因为前面说了很多最后加上否定词直接反转。

日元持续贬值

日元持续贬值,对于对在日本赚钱的人来说是一个缺点。2012 年 1 美元兑日元是 80 ,2020 年的时候大概在 110 左右,24 年的时候最低跌到 150 左右。过去的 13 年里,几乎贬值了 50%。然而过去十多年间美元兑人民币都在 6 - 7 之间波动,大概是 10% 左右范围的波动吧。

一个中国人在 2020 年左右到日本工作,发的日元工资,那么到今年,人民币计价的收入等于打了八折。如果这个人是在 10 多年前来的日本,那么他的收入兑人民币等于只有六折。这是为什么现在日本的薪资收入对中国来说没那么有吸引力的原因。

对于中国购物旅游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了,大家应该也能感受到日本的消费品越来越便宜了。日本是发达国家里旅游性价比最高的国家了。

日本是个岛国的基础能源、矿产无法自足,依赖进口。他们的农产品也需要大量进口(除了大米)。因此无法做到肉烂在锅里,日元的贬值对整体的购买力影响是很大的。当然日本是一个已经完成了城市化的工业化发达国家,下限是比较高的。但是日元的持续贬值是无法逆转的趋势。信息化的新兴产业日本毫无建树。日本最有竞争优势的就是旅游业了。对中国旅游签的门槛后面还得降。

总结

日本来旅游还是挺好的,一些生活方面的不便反正就几天。如果长期住在这,相比国内某些生活的便利性还是有一些缺失的。好在离得近,东京飞上海机票也就千把块。不过这个看人吧,有的人也能忍忍。

不过日本作为一个东亚发达国家,有其独特的艺术审美,也有不少优点。国内在某些方面可能是无法达到日本的高度的。下篇我会列举一些日本的优点。

第 1 条附言  ·  2 天前
里面提到 uber eat 价格搞错了,因为我没点上外卖,当时随手查的的信息可能理解有误。我上小红书上看了几个东京外卖订单,配送范围 3 公里的价格大概是 500-600 日元,差不多是二十多人民币吧。
第 2 条附言  ·  2 天前
优点篇已经更新: https://v2ex.com/t/1156114
259 条回复    2025-09-02 16:26:15 +08:00
1  2  3  
anzu
    201
anzu  
   1 天前
@ZAN0029 欧美吃蔬菜主要是为了健康,主食肉蛋奶面。日本绿叶菜比欧美好一些,但不如中国。日本也有卖蔬菜汁,我喝过,很难喝。我不知道什么人会喜欢喝绿叶汁。
pweng286
    202
pweng286  
   1 天前
日本没有类似自如/贝壳这种租房平台吗?能不能绕过这个礼金.
asnldm
    203
asnldm  
   1 天前
@cmdOptionKana 我以效果优先,日本人读片假名注音和中国人读拼音式注音是一样的,看不懂的话就是只会读不知道意思的纯抽象符号,如果你一定要在表面规则上较真,那我也没办法。

“全球的主流语言,有的密度高点、有的密度低点,但都在 “实用” 的范围内波动,日语也不至于离谱到 “不实用” 的程度”

这几句话没什么意义,真正不实用的部分早就被淘汰了,不需要现代人专门批判。况且我也没说过日语一无是处,莫激动。
8355
    204
8355  
   1 天前
东京的国际化程度确实很高,但并不能说日本的水平就是这样。
去了大阪之前还以为起码能达到国内二线城市水平,江浙沪一般城市这种,去了以后发现,大概也就三线开外。一般餐馆都很少有多语言菜单,小巷子满地烟头小卡片垃圾是常态,消费比东京低了一倍不止,体验也差了一倍不止。
carlojie
    205
carlojie  
   1 天前
感谢分享,up 说的很对,而且很客观
ccfly
    206
ccfly  
   1 天前
片假名那种垃圾玩意人家自己本国都觉得越来越看不懂 精日这都能舔是没想到的
asnldm
    207
asnldm  
   1 天前
@c6h6benzene 毕竟汉语还是表意文字为核心,历史惯性不会因为一时偏离就发生根本改变。日本人喜欢注音也是历史惯性,汉字最初就是用于日语注音,但是现在注音确实有些滥用了。
EriczzZ
    208
EriczzZ  
   1 天前
没想到舔日的还挺多。
cmdOptionKana
    209
cmdOptionKana  
   1 天前
精日、日吹、霓虹孝子,现在又加了一个舔日,扣帽子扣罪名的能力是真强。
gangsta
    210
gangsta  
   1 天前
关于出租车价格,之前看《花束般的恋爱》,开场男女主和一堆人没赶上末班电车/地铁,所有人很默契的,宁愿在外边吃吃喝喝,唱 K 乱七八糟消费一晚上,也没有选择打车,就知道打车价格有多离谱了。
cnt2ex
    211
cnt2ex  
   1 天前   ❤️ 1
@cloudzhou #162
公认不公认,自己善用搜索引擎就能查到。
当然如果你非要跟我犟,“公认”必须是全体同意,那我也只能说,说“认为屎公认地难吃”也是错误的,因为这玩意也没有公认,就有人喜欢吃屎我也无法反驳。

@asnldm #137

1. 同上

2. 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发音习惯,口音就是把自己母语的发音习惯带到了外语里。口音这种东西全世界都有,中国也有口音。甚至印度也有严重的口音。印度的口音严重到特朗普都要带一个口音翻译,而英语甚至是很多印度人的母语,发出来的英语不一样是塑料口音?就像我所说的,你非要把塑料英语怪罪到日语音节少上,那就属于拉不出屎怪引力不够。

3. 所以你是同意我的观点的,我说的是发音简单而更容易学习是优点,不知道你要反驳这点干嘛?我有扯汉字吗?

4. 我不知道你非要额外扯点这些东西干嘛。我还说,汉字难以书写,而日语能用假名,写得更快呢。然后呢?

6. 有对应的翻译而不用,却用片假的情况,才叫滥用。比如说有「空間」一词不用,非要用「スペース」这种情况。单就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这种情况,不叫滥用,反而是正常用法。这如果不算翻译,那你干脆把可乐、咖啡、沙发之类的词全给开除出中文籍算了。然而现实是,年轻人喜欢用片假跟潮流,那是趋势,就跟中文语境下没人会把 city walk 这种词翻译一遍再使用一样。你非要把这个看作是屎山代码,我只能说那中文更屎山了。
imokkkk
    212
imokkkk  
   1 天前
@cmdOptionKana #194 没有啊 每个国家都有优缺点,这个帖子 op 提到的缺点,挺多是中肯的,评论区不少人各种自适应、无脑辩解的也是幽默
cmdOptionKana
    213
cmdOptionKana  
   1 天前
@imokkkk 你说别人无脑辩解,是不是应该具体指出别人具体哪句话属于无脑?

应该先讨论事情、问题本身才对吧,你现在做的是先给别人定罪,甚至都不拿出证据。
EndlessMemory
    214
EndlessMemory  
   1 天前
所以都是各有各的好哇
zsqduke
    215
zsqduke  
   1 天前 via iPhone
@asnldm #203 忍不住纠正一下,你想说的事文字不是语言,语言的密度其实都是一样的。单音节信息密度是有区别,单音节密度低的,比如日语,平均语速就会比较快,语言信息密度是大脑认知能力决定的

信息密度不一样的是文字。确实不一样。中文一页纸,日语可能需要 2 页。但这个其实只是废点纸。因为阅读速度其实还是取决于信息密度的、并不是字越多看的就越慢

读假名看不懂意思的问题,有没有可能就是很多人看得懂所以才在用?英文只是词源,懂词源并不是懂一个词的必要条件。关键你怎么定义看懂呢?你看中文确实每个字都认识,但你真的懂了吗,比如“糖尿病”,一般人不需要特别去背这个词,一看就懂,但是没背景知识真的知道这是什么病吗?其实你可以类比中国的各种西药,什么阿莫西林,头孢拉定,罗红霉素。一般人都知道这些药,也不会去深究这药到底是啥化学式。我要说的是,其实大部分语言都是表音文字,用一套约定俗成的符号表达读音,片假名只是其中之一,并不算什么例外。真正例外的是中文
zsqduke
    216
zsqduke  
   1 天前
@lacklock #14
“日本 1 月 - 12 月没有东西结合真是遗憾了”

月份不一样。月份是旧历本来就有的概念。只是历法改了一下。星期完全是陌生概念,完全是西方引入的,所以要翻译,因为本土没有对应的东西。
asnldm
    217
asnldm  
   1 天前
@zsqduke #215 感谢纠正,外行表述不严谨,见谅。另外日语文字并非纯粹的表音文字,所谓片假名滥用例子可以参考#211 的 6 ,我对片假名泛滥成因的猜想见#165
whathappen
    218
whathappen  
   1 天前
投币支持一下,写得不错。

对日本的了解更加立体,特别 早餐和租房这段。
zsqduke
    219
zsqduke  
   1 天前
#168 @seenthewind
这里有很多误会哈。
1.
我说的是
“你觉得日语不好主要原因是因为你不懂日语,或者日语不是你母语”
你可能觉得我在驳斥别人说日语不好,在主张日语很好?

重点并不是说日语好或者不好。重点是楼主为什么觉得日语不好。一个不懂日语的中国人觉得日语不好基本上都是从中文的视角在看问题,也就是,把日语当成中文在那边评判。比如片假名太多,汉字没简化,为什么一个汉字多个读音,为什么要混杂三种文字之类的。这就是用中文的逻辑评判日语啊,因为中文是只用汉字,音译词不多,每个汉字一个读音。。所以无非是楼主觉得日语不够像中文。。。这跟很多白人老外会抱怨日语为什么要用汉字,直接只用表音符号的假名不行吗,类似的。

问题是其实日语就是很独特,就是跟中文还是英文都完全不一样

至于你如果想讨论日语到底好不好的问题,我的答案就是,跟所有其他语言一样,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同一个特点,既是不好的地方也是好的地方。

我没说的是
日语好或者不好


2.
我说的是
主要是回应楼主说,日语没有现代化。但事实恰恰相反,是日语先现代化的
很多现代基础词汇(不是科学专业词汇)。这些词往往是日常生活要用的词汇,也是构成我们现代人的世界观的基础词汇,就比如,很多学科的名字,科学、化学,物理,生物,再比如宇宙、地球、世界。再比如,共产、社会、人民、共和
举个例子,民国和共和国,其实都是 republic 的意思,前者是中国自创,后者是日本翻译。但我们现在好像不会觉得民国和共和国是同一个东西?哈哈哈哈。其实民国也挺好的,因为 republic 的意思是 res (事务) publica ( populus 人民),也就是公众的事务,人民的事务。所以翻译成民国完全没问题。但现在不流行这么用了,比如没人会把罗马共和国称为罗马民国


然后大部分的问题,我觉得没问题。就是大部分。注意我的限定词,我说的是基础词汇,指的是构成现代世界观的基础词汇,也就是日常经常用的那些高频词。所以不包括很多细化的学科专业词汇。这个有统计过是 60%。超过 50%就是大部分

如果你去学日语,会发现,有很多日语和中文里都有都常用的,两边意思差不多的,两个字的词。所有这些词都是日本人发明的。翻过来中国输出的情况很少很少。


我没有说的是
中国人没有自己的翻译。肯定有。而且有很多。


希望能澄清很多事情。欢迎继续讨论
madowenzy
    220
madowenzy  
   1 天前
@Dispatcher 人家自己视角说点自己看到的,马上就开始身份政治别人拿钱,什么时候 V2 成了你这种人的地方了?
vincentxue
    221
vincentxue  
   1 天前
两周能得出这么多感悟,楼主非常厉害。
richardZhao
    222
richardZhao  
   1 天前
@wupher 是啊。你喜欢吃甜豆腐脑。成龙说豆腐脑就应该吃咸的。所以你是错的。
axuadm19
    223
axuadm19  
   1 天前
人工贵的地方普遍把人当人看,而不是为了赚 5 元的外卖费,跑上跑下风吹雨淋日晒的送几公里。
lacklock
    224
lacklock  
OP
   1 天前
@vincentxue 哎,前面没交待清楚。去之前考虑租房和语言学校问题,加了很多中介也做了一些了解。等于去之前一个月都做了一些了解,包括是租在东京市区还是周边的县市。
lacklock
    225
lacklock  
OP
   1 天前
@zsqduke 解释的很细。关于第一点语言主观看法看来真的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我个人觉得信息只有一套编码规则比三套融合来的好。
第二点,其实我的观点是现代化改革不彻底,遗留了很多糟粕。我完全承认很多现代化词汇日语自己创造了很多优秀的词汇,中国也借鉴了很多。就是因为我觉得日本人有自己的文化创造性,所以还是遗留了很多古法表达和滥用片假名表示失望。举例来说日历日期,1 月 1 日和 1 月 14 日、1 月 20 日,的“日”字读法不同,有什么意义呢。
jhdxr
    226
jhdxr  
   1 天前
出租车是贵,但你可以打 uber 之类的,价格就正常许多
kcerty
    227
kcerty  
   1 天前   ❤️ 1
@glaucus 有些人已经魔怔了,属于逢中必反。OP 说了是缺点篇,他们还要跑进来喷。发优点篇不得跪地上舔屏幕了。
ykrank
    228
ykrank  
   1 天前
@axuadm19 最把人当人的共产主义也没见这个论坛有人吹啊
seenthewind
    229
seenthewind  
   1 天前
@zsqduke
一般来说我不会再回复了,讨论起来很麻烦而且不合适,但是这种情况涉及复杂,不能让步,至少还有两点要说清楚。

1. 你在逻辑上并没有回复或者说服我,因为你对你之前发言的解释是 “我没说日语好或者不好”,对,你是没说,但你说了“不懂日语才会觉得日语不好”,逻辑上你当时的意思是,“懂日语就不会觉得日语不好”,而不是后面补充的 “日语有好也有不好”。 这不是误会。
后面甚至拉上所有语言 ”所有语言都有好和不好的地方“,不好意思,我还是不认同,在我看来汉语就是好得多,优点多,比日语(对就是它)好得多。中文在信息量上的表达能力吊打英语等语系,简体字更是一大进步。

2. 你第二点大部分说的其实没问题,一处偏颇说是“有统计过是 60%“,这个没有提依据,我去查了也没查到依据。除此之外,有个巨大的问题,你反复提到的 ”现代基础词汇“ 中的 ”现代“ 是不对的,我在前面的留言就回复过,最多算到 ”近代“,这种论调在其他地方早有人讨论过:

“不过与其说「现代汉语」中 70%是日语外来语,我觉得说「近代汉语」更合适(尤其在今后),日语的词汇的大量引入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只是现在至今沿用着而已。现代汉语中的新词基本都是原创的,一个西文词汇,台湾香港大陆的翻译都不同的情况也有。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比率只会比 70%低。
而日本呢,近代时的日本书籍还基本上一大片汉字的,现在相反,汉字少了很多不说,大量的西文直接音译。老一辈的日本人很难听懂年轻人会所的话。在这个角度。中国在本土化方面做得好太多了。 作者:金釗立”

所以你可能存在一个重大的逻辑问题,就是你发现日语中很多和汉语相识的地方,都认为 “所有这些词都是日本人发明的”。
---
以上回复仅表示我个人的逻辑和态度,如有冒犯我提前说句对不起,后面不准备再回复,谢谢。
lqozmc
    230
lqozmc  
   1 天前
@kcerty 感觉你们这种人明显更魔怔……
huguang3320
    231
huguang3320  
   1 天前
感谢分享,蛮长见识的
kcerty
    232
kcerty  
   1 天前   ❤️ 2
@lqozmc 优点缺点我都看了。我只看到缺点篇一堆人说 OP ,优点篇就寥寥无几,也不知道是谁魔怔
lqozmc
    233
lqozmc  
   1 天前
@kcerty “魔怔”是指来开直接扣顶“逢中必反”的帽子那批人,就事论事没什么问题。再说你看了优点篇,别人没看到,不很正常吗?明显缺点篇热度更高啊,这篇里黑日本的,扣帽子的“爱国人士”也明显更多啊。
kcerty
    234
kcerty  
   1 天前   ❤️ 2
@lqozmc #233 你自己看看他们言论不就是吗?还装什么装。优点篇夸日本的也不少啊,写个缺点就变成黑日本了?人家都说了这个缺点篇,还有优点篇。说出缺点就有黑日本吗?难道日本在你心中是完美无缺?噢,那可以理解为什么你会说 OP 是黑日本的了。
lqozmc
    235
lqozmc  
   1 天前
@kcerty 这就急了啊。哦哦好吧,日本最垃圾,日语这个语言最烂了,这回你是不是高兴了……唉……
lqozmc
    236
lqozmc  
   1 天前
@kcerty 连“装什么装”这种话都说出来了……真是难绷……
kcerty
    237
kcerty  
   1 天前
@lqozmc #235 发达国家底子在,没人说它很垃圾。你急什么?“装什么装”这种话有什么问题吗?这就破防了?
loryyang
    238
loryyang  
   1 天前
很赞,一般来说住两年也不一定能写出这么详细的文章
loryyang
    239
loryyang  
   1 天前   ❤️ 1
话说我去关西玩过两次,自己的感觉就是民众比较压抑(我去过那种电子游戏厅),娱乐活动、自由度啥的都挺受限的。
但旅游体验真的不错,审美很在我的点上,饮食也是比较符合我的胃口
zsqduke
    240
zsqduke  
   1 天前
@lacklock
对,语言真的是存在就合理,因为所有自然语言都会自然演化变迁,最终都是程序员眼中的“屎山代码”,如果不是的话说明这个语言已经死了

第二个问题还是要把文字和语言分开。 日只是一个表记,就是文字写法,先有语言再有文字,日语之所以这么“乱”就是因为古代日本人需要用汉语这个完全不同的语言的文字,来记录他们自己的语言日语。然后日语用了这种文字以后也被文字影响了,在长期演化后变成现在这样,比如一字多音,比如要用假名汉字混合。

语言部分,日语里面表达日期的 1 日是ついたち,这是一个固有词,日语的 1 日就是这样说,没有为什么,就是约定俗称。因为语言就是约定俗成。然后写的时候写成了 1 日而已,并不是先有日这个字,然后找了个读音。没什么意义,就跟马是一匹,牛是一头一样,其实没什么意义。总之语言就是约定俗成的东西

至于为什么 1 日和 20 日的日读法不一样,这就是前面说的用汉语的文字去记录日语出现的问题。写法一样是因为表达的概念一样。但是表达这个概念的词不一样。就像英语的 11 是 eleven ,12 是 twelve 。11 和 12 的第一个数字都是 1 ,但是你在 eleven 和 twelve 这两个词里面找不到一个共同的词根。


日语有固有词的数字,就是ひと ふた みつ这些。然后用了汉语作为文字以后,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很多情况下数字也被汉语的数字替换了,变成いち に さん し。但有些情形保留下来了,日期就是一个例子。
1024629941CJJ
    241
1024629941CJJ  
   1 天前
@8355 你应该去的是道顿窟那一带吧,那里我也不喜欢,然后去梅田之后感觉和深圳很像
zsqduke
    242
zsqduke  
   1 天前
总之,汉字只是一种写法。比如 eleven 和 twelve 也可以写成十一和十二,但是读 eleven 和 twelve ,语言其实没变,看日语还是要看他的语言本质,文字不是语言本身,只是记录语言


训读的广泛应用应该说是日语最独创的一点,别的语言或多或少都有,但日语是用到极致
lacklock
    243
lacklock  
OP
   1 天前
@loryyang 这个点太牛了。我老婆有个晚上去了游戏厅,说里面社畜穿着制服面无表情打游戏太反差了。自己去玩游戏还能有一种死感。让我一定去看看。
XiangRiZhanZhang
    244
XiangRiZhanZhang  
   1 天前   ❤️ 1
@ViolaH #54 看你总结这么多,个人来说不会选择生活的地方,毫无吸引力,看个人喜好选择即可;

另外 70 年产权到期续费就好了,不要只了解皮毛,如果日本没有房产税之类的当我没说。

另外你通篇带着歧视色彩阴阳怪气,我也是醉了,懒得喷你。
8355
    245
8355  
   1 天前
@1024629941CJJ 我也去了梅田那些商场,在今年跨年的时候,商场年轻人都很少大多数是老年人,去商场负一楼买熟食,烤鳗鱼 寿司之类的。商场感觉相当普通,咖啡店都很少有座位,商场或者路边也很少有坐着休息的地方,女厕所疯狂排队,等 20 分钟起步是基本操作。

道顿窟确实,我觉得比较好玩的是电玩店里偶然尝试的大头贴机器,有究极蛇精滤镜非常有意思。路边小吃很普通吧。
大阪环球影城一整个过山车主体乐园,游玩项目上不如东京迪士尼,很多路不通来回走的话走很多冤枉路,唯一算是亮点的就是任天堂主题了。

先去的东京之后再去大阪就失望很多,如果先去大阪再去东京估计能好点。
snitfk
    246
snitfk  
   1 天前
那个大阪去关西机场的事前二天刚体验了一把,明明看着是去关机西场的车,莫名就开过了。还好发现的早,而且预留了不少时间。多花了一个小时。不过最后飞机还晚点了二个小时。-。-!
gengjiawen
    247
gengjiawen  
   1 天前
感觉分享。不过评论区实在有点蚌埠住,亲身去过日本的人还不能批评日本了。。。
qingzhi0508
    248
qingzhi0508  
   1 天前
@Dispatcher 会去日本旅游的人,大部分都是月入过 2 万的人,这个收入是比日本最低工资高的。从体感上感觉到贵,那就是确实贵了。2 万月薪的人,点个外卖 20 块完全没感觉,但是如果是 60 块,那还是有点心疼的,差别明显
1024629941CJJ
    249
1024629941CJJ  
   1 天前
@qingzhi0508 那我就是你的小部分人了,而且还去了两次
wysnxzm
    250
wysnxzm  
   1 天前
感谢 标记了好多精日
goodryb
    251
goodryb  
   1 天前
@lacklock #14 你这让 3 楼还怎么解释, 据说连美国都开始 month one 、month two 了
vincentWdp
    252
vincentWdp  
   1 天前
抱歉, 看成东周了, 🤣
syyyyy
    253
syyyyy  
   1 天前
楼主太长不看,评论倒是挺有趣的,有意思
zerovoid
    254
zerovoid  
   1 天前
黏着语好不好难说,那个逆天超长的音译片假名难道是好东西么,
楼上有人说中国也有音译的属于抬杠了,中国的音译词才几个,中国现在能意译的基本意译了。
dxppp
    255
dxppp  
   20 小时 2 分钟前
随机发往和歌山 来都来了😆
jasonkayzk
    256
jasonkayzk  
   13 小时 49 分钟前
我觉得 op 说的一部分还是很中肯的!感谢分享!
charlie21
    257
charlie21  
   13 小时 14 分钟前
很多国家是没有自己的文明的。这一点中国人其实很难理解。

中国有自己的文明、社会体制、文字、核武器、社会陋习等最基本的东西,所以中国人会假设别的国家也有!

但实际上 别的国家并没有。一个国家 要么 底子很烂 没能发展出文化 文明 文字(只用舶来品),要么个人原子化了 所以淡化了社会公约数。最终就是一个破破烂烂的国家。

外国不能干涉别国内政(各国自扫门前雪),在中国人看来 这是独立自主 这是基本信条 这是国格所在。但发达国家的内政就是互相干涉的(欧美干涉东亚,大国干涉小国),很多来自中国的人无法接受这一点:

很多国家 披着现代国家的皮横行,联合国大会的会场居然有那么多附属国、卫星国、藩属国,并不是主权国家,很多来自中国的人无法接受这一点。

当然,这些国家还要自诩先进文明,这就不足为奇了:他们没见过真正的先进、独立。这不能怪他们!!!!!
asnldm
    258
asnldm  
   11 小时 50 分钟前
连日语汉字读音多是独创都出来了,那确实挺独创的,日本人民集中智慧,成功创造了海量的难读地名,難読地名クイズ都能专门做成网站了
wxm1997
    259
wxm1997  
PRO
   8 小时 42 分钟前
@cmdOptionKana #100 不用理这人,纯杠精
1  2  3  
关于   ·   帮助文档   ·   自助推广系统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1347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29ms · UTC 17:09 · PVG 01:09 · LAX 10:09 · JFK 13:09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