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做多余的投入:本专业就业难想报培训班但父母不愿提供费用,让先找个工作边工作边考公,后来同意回家脱产考公但呆不了几个月就脸色难看赶出门找工作
关于防备:工作几年回家想做点个人事业住在家里(和父母不住一起),失败后心情很糟躺了一年但还是用自己的存款生活,被别的亲人告知会换锁卖房,暗示驱离(后来听说房子一直没卖空置着),大哭了一场,不是因为被赶,而是因为他们甚至不敢当面告知我让我离开,把我当外人看待,于是怀着极度悲伤的心情去了外地,再没回来
几年前的事了,再次去外地工作后和父母断了联系,微信删了,钥匙转交了,第一年过年打过几次电话没接,后来父亲生病亲戚打过个电话劝和,再就完全没有联系了
工作前几年因为和父母的相处心理状态很糟糕,接个电话会毁了一天的好心情,晚上也睡不好,后面断联后状态好了不少,但长时间不和父母联系确实是很异类的做法,同事朋友家庭也许有不和,但身边没有像我这样过节过年无家可回的,每次会装作买票回家但心里明白再也回不去了
101
longzhou6431 1 天前
《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一句话:你永远不可能真正的去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她的鞋子去走她走过的路,站在她的角度思考问题,可当你走过她走过的路时,你连路过都觉得难过。
|
102
ameili 1 天前
如果没有上学时期的经历描述,只有毕业后不同意脱产,不愿意让你单独住(可能有多种考虑),不提供培训费用(也许不认可项目?),虽然不是很理想的支持的态度,但感觉不至于到断绝往来的程度(只从旁观的角度看)。而且其中你躺了一年是个关键的因素。看起来你们平时没有有效的沟通,也大概能想见上学时期的关系。
|
103
huaweii 1 天前 via Android
难解。一个常见的事实的是:你的父母(不是个例)相比于你,他们吃到了时代红利,而你没有。但吃到时代红利的他们,在认知上却没有跟上如今的时代,也没有延续时代红利到你身上(没有给你留保底退路)。
当然你的认知也未必完全正确(猜测你的所谓个人搞创业就是电商或者自媒体网红这种),因为你目前甚至还没法赚到房租费用。 不过我是不想各打五十大板,我的判断很明确:那就是你父母的问题明显更大,因为他们才过了几年吃饱穿暖的日子,就忘记了中国近代的传宗接代的概率不到 50%,他们试图使用最无脑的冷暴力+经济控制的方式方法让你完成传宗接代(相亲+找工作)的基因任务,却在客观条件和情感依赖上一点担待都没有。他们如果逼疯你,双输的结局;如果你妥协,那么考公这条你父母的路径依赖也是大坑,纯浪费时间,也是双输😅 |
104
NonClockworkChen 1 天前
中式父母的思想和接受大学教育的我们,有巨大鸿沟,这可能是本质。
父母的爱分为很多种,你想要的那种程度,看你父母的行为,他们承担不了。 靠自己!另外别信他们会给你带孩子(如果以后结婚,以孤儿的视角来规划) |
105
PEALFK 1 天前
建议 OP 别在这里找网友说太多,大多数人只是想发泄或者无聊刷刷帖子,并没有谁真正想去了解你,看太多评论之后只能是内耗自己了,可以试一下问问 AI ,和 AI 聊聊天
|
106
Rooney1 1 天前 1.如果真的不爱,你是走不到上大学这一步的,我身边这种案例真的不要太多
[比起他们你是幸运的,至于爱到底有多少真的不要自寻烦恼,无条件的爱是很奢侈的] 2.ladyGaga 从 NYU 辍学做音乐,他父亲是反对的,直接断了经济支持,gaga 只能兼职维持生活( ps 她家是中产) 而同为巨星,别人家的爸爸 belike 为了女儿混进圈子举家搬迁,大力支持她的音乐梦想。 [你无法选择父母,家庭助力为 0 ,甚至制造了层层阻力才是大部分年轻人的真实生活,OP 为什么觉得自己就是幸运儿呢] 老一辈的观念很简单,毕了业马上就能挣钱分担家庭经济负担了,有了工作能赚钱养活自己独立成小家,也就是大人们常说的等孩子长大就熬出来了 然而父母视角的你:躺平、啃老、不工作、还伸手要钱上什么培训班,什么?这对吗?再跟邻居老伙伴一交流,诶,你媳妇还没影呢,尴尬 jpg 关于你所谓的防备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驱赶你去上班的手段,让你断了躺一辈子的念想。 3.「身边没有像我这样过节过年无家可回的,每次会装作买票回家但心里明白再也回不去了」 现在不是很流行断亲吗,根据我接触的案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父母或许会主动联系你,甚至会有一丝后悔,而你越老也会越理解他们 但有一点你说对了,再也回不去了 4.不要试图改变父母,只会让你变得抑郁,唯一能说服父母的就是你靠自己日子过得很好,不给报班就自己攒钱报,持续内耗下去报了培训班本来能成的事也打了水漂 你需要独立,不只是经济上,精神上也是。 5.别碰借贷除非你想未来人生被提前透支,没钱就先去找个班上存一些,一分钱憋到英雄汉,这一点你父母的建议是正确的 至于相亲的问题,自己不能养活自己还要结婚就是害人害己 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
107
iceheart 1 天前 via Android
父母退休了吗?
父母的收入来源稳定吗? 父母有多少存款,够他们自己养老吗? 父母有没有债务? 你结婚了吗?有没有女朋友? 有多少存款?有多少债务? 你的收入来源稳定吗?够养活自己吗? |
108
PhpBB 1 天前
本身, 生 和 养 就要分开处理, 但是由于人类社会很长一段时间都做不到温饱, 所以被迫用一套思想让人民承担 养 的责任, 这就造成了部分人脑袋清楚却被他人不理解的状况
|
109
tkhlo 1 天前
什么都不要想,找个工作再找个人结婚,他们肯定主动和你和好。
|
110
worldhandsomeboy 1 天前
毕业后,很多别人的经验告诉我们,除非工作地在家,不然不要回家里。
眼不见为净,人都是自私的,躺平也好,创业也好。 |
111
visper 1 天前
更多平时事情不知道不好评论。本来看到标题的时候以为是巨婴,但是看到内容又感觉父母做过份了。所以具体真不好说。但是如果说父母不爱孩子,那真的不会,你有自己的孩子了的话,从出生到长大,需要花费多少心思多少爱在里面就能知道了。只不过有时候他们表达爱的方式,是不一定对的你接受不了。
|
112
wonderfulcxm 1 天前 via Android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真放手了他说你还是管管我吧。
|
113
WilsonGGG 1 天前
我觉得你不理他们也是人之常情。
|
114
ming1455 1 天前
说难听点,单方面的前因后果我都不太信
我只能说,自立吧,过自己的生活,真正强大的自我不会在意其他人的眼光 |
115
jJacobKing 1 天前
@akechiz #91 诚然从 op 的有限描述确实不能完全的看出谁对谁过,但是评论里有这么多直接抓住啃老、能力不行、不独立的角度来攻击 OP 然后自己怎么怎么样来彰显自己的能力以俯视者的角度来批判 op 的这种人,用老兄的又🐢又力工来评价真是太合适了。
|
116
killerv 1 天前
@dawn009 你得明白,几乎所有人叙事的时候,都会只说对自己有利的信息,甚至夸大其词,所以最好只看事实,不要代入 op 的情绪。他说父母不想做多余的投入,控诉父母绝情,事实是自己已经成年了还继续让父母继续对他的经济负责。要是他父母真的不爱他,会对他工作、结婚关心吗?我看到的绝情的父母实际上是什么都不管,你爱咋咋滴。父母能供他读完大学已经算是尽到责任了,我有个大学同学家庭不算差,但是大学学费都是助学贷款,父母根本不出钱。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 op 作为成年人能够自立,父母根本控制不了自己。
op 一直在以个人视角控诉父母,但我看到的是:一个毕业工作多年的人,一直无法做到经济独立,更别提成家立业。父母想按照自己的经验去让 op 走上正轨,但 op 却只想精神自由,父母无奈只能出此下策强行让 op 面对生活压力促使他成长。 《绝命毒师》中不务正业的小粉也是被父母赶出去,他一开始也憎恨父母,他控诉父母的时候可以说和 op 如出一辙。但如果你看过,你就能理解,父母做出这一举动的原因。 |
117
fengye0509 1 天前
有些人自己都没有被爱过,即使当了父母以后,他们也不会去爱孩子
想通就好了,自己爱自己 |
118
VictorJing94 1 天前
女孩子吗?大部分男的其实一毕业也就不拿钱了...但是很少会这么敏感
|
119
SyncWorld 1 天前
为啥躺平一年就要被谴责?人累了不能休息,就得活到老干到老?什么狗屁价值观。看了评论区,我觉得我父母对我已经超出抚养的义务了。。。。。。。
|
120
kangwei 1 天前
这有啥,高二时候我爸让我读完最后一学期就辍学去工厂打工,之后一路靠自己过来了,过年过节就回去一趟,呆着不舒服就走人
|
121
v1v 1 天前
像上市公司一样,接受钱就要失去一些决策权,要不然躺平接受父母的支配,要不然经济独立、人格独立,慢慢来
|
122
cnightmare 1 天前
这时候换位思考一下,你处于你父母的那个位置,真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和自己一样吗?
|
123
back0893 1 天前
爸妈留钱养老不是很正常
你已经成年人了 |
125
zw1one 1 天前
首先,给你啃老是情分,不给你啃是本分,他们看样子也不算很有钱。你已经成年毕业了,不可能还一直被宠着,这也不能用来否定他们对你成年前的付出,反而能从你的文字中感受到你小时候是比较受宠的(不一定正确)。
其次,你认知比你父母高,这点显而易见,所以你没必要按他们的要求过日子。你已经经济和人格独立了,但在父母眼里你依然是那个需要他们帮你决策的小孩。 你需要拿出一些东西,证明给他们看:看,我已经长大了,我可以自己做决定并为之负责;我有经济能力过好自己的人生;再对我的生活指手画脚,我就要发飙了![怒] 矛盾的本质,是父母和你,在对你人格的控制权在进行争夺。这在中国式家长身上很常见,他们可能不是故意为之,但会让你很难受,给你很大精神压力。 你需要知道的是,父母也是普通人,是认知不如你的中老年人,是刷抖音会被 ai 视频欺骗的人,所以别把他们想象得过于伟岸,理应什么都做到最好,面面俱到。 最后,当你精神足够强大了,可以给他们一个“挽回”你的机会。你先假定你的父母是爱你的,但是沟通方式两边都没对上,导致没法交流了。有空可以找他们聊聊天,问问当年的事情,解一解心结,或许事情没你想的那么糟。 就算最后发现这个假定错了,也没关系,因为你自己本身足够强大了,坦然接受事实就好,不需要再陷在坏情绪里,人生还有更多美好的东西等着你去体验。 |
126
howfree 1 天前 成年工作了,经济独立再谈其他的,不给你是本分,给你是情分,他们作为你的父母,抚养义务已经完成了,你所谓的“爱”,“防备”,无非不就是嫌他们给的少嘛,扯东扯西
|
127
dawn009 1 天前
@killerv
> 几乎所有人叙事的时候,都会只说对自己有利的信息,甚至夸大其词,所以最好只看事实,不要代入 op 的情绪 问题在于,不可能脱离 OP 的叙述去脑补“事实”。这就是为什么我不试图搞清楚背后的“事实”,这绝无可能。不要说在网上,就是身边日常见面的亲戚朋友,也无从得知他们家庭内部的具体情况。俗语说清官难断家务事。 > 要是他父母真的不爱他,会对他工作、结婚关心吗? 用 OP 在 #79 的原话即可回答:“动机一定是好的,只要动机是好的就算造成不好的结果也要接受吗” > op 一直在以个人视角控诉父母,但我看到的是 你的视角是你选择套用的模板,然而模板同样可以是:一个从小受到父母拘束,得不到尊重和理解的人,学业规划、职业规划处处受限制,被迫学习不喜欢的专业找不喜欢的工作导致自己难以真正经济独立,最后被失望的父母扫地出门。 > 但如果你看过,你就能理解,父母做出这一举动的原因。 你也可以看看张炘炀以及所有如出一辙的被父母毁掉一生的故事来补充一下不同视角。 更重要的是,孩子和父母相比是绝对的弱势群体,绝大多数悲剧都源于这种不对等的关系。 而且人生也不是固定路线的闯关游戏,所谓的经济独立、成家立业,要看机遇,都不是必然的事情。一个人完全可以选择从事不赚钱但自己热爱的事业,与被迫从事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事业相比,不但能获得更多满足,也能创造更多社会价值。 |
129
C64NRD 1 天前
一个扎心的事实:在很多父母眼里,孩子是他们炫耀的资本,当孩子不够优秀强大时自然会被嫌弃。
其实也不用过多计较,他们只是普通人,把自己变得强大才能获得他们的认可。 |
132
kakakakaka8889 1 天前
@Lyet813 #25 意林看多了吧,美国人家庭观念也强
|
133
killerv 1 天前
@dawn009 #127 我的视角都是基于 op 自己描述说的,你说的从小就不尊重 op 这些只是你的臆测。
1. op 是个成年人,父母供他读完大学,对他的付出已经仁至义尽,op 却还在质疑父母对他的爱,如果不爱他,父母都不会供他读完大学。 2. 从这些信息可以看到,op 已经毕业多年,但依然很消沉。如果 op 足够自立,生活在正轨上,父母是干涉不了。 我也不喜欢和父母住一起,毕业之后就分开了,我也赞成 op 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但明显现在 op 摆脱不了父母,因为 op 不够自立,精神和能力不匹配。 这世界上不是所有父母都合格,但就看 op 描述的这些,我认为他的父母并没有什么问题(你不要臆测父母对他强烈的控制欲),op 提到父母就是索取、自由(抱怨父母不继续给钱、轰自己出门)。谈到自己的时候就避重就轻,只谈自己情绪抑郁,却不谈自己的担当和责任。 |
134
dawn009 1 天前 @killerv
如果真的是基于 op 自己的描述,你就不可能得到如此结论。 op 原话:“父母觉得考公进体制是唯一选择,对我在外面工作非常不认可,但也不能接受我脱产考公,希望我能边工作边考公,但我心理上排斥,能力不够几次没过线,还有到年纪了会说的相亲,两件事经常在电话里谈到,我很认真表达过希望能不谈相亲和工作两件事,但总是免不了,于是到后来一谈到相关议题就挂电话,就算这样也没有停止,父母到下次装作无事发生一样继续和我聊相关议题,就也是我前几年抑郁精神状态差的原因。” 1. 父母干涉 op 的职业选择 2. op 为了父母而去尝试考公,但可惜能力不够没能成功 3. 父母不接受 op 脱产考公勤能补拙的尝试 4. 父母干涉 op 婚恋 5. 父母无视 op 的不快,一次又一次的向 op 强加自己的想法 > 1. op 是个成年人,父母供他读完大学,对他的付出已经仁至义尽,op 却还在质疑父母对他的爱,如果不爱他,父母都不会供他读完大学。 父母供他读完大学✅ 对他的付出已经仁至义尽❌ ——仅法律意义上的抚养义务,而父母实际应该做到的远比法律能规定的要多 如果不爱他,父母都不会供他读完大学❌ ——很多人会以图回报的心态做同样的事 > 2. 从这些信息可以看到,op 已经毕业多年,但依然很消沉。如果 op 足够自立,生活在正轨上,父母是干涉不了。 op 在 #64 已回答,只不过你不接受,你选择了“我觉得”。 如果自身性格强势,那么或许可以。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这样。 你“认为他的父母并没有什么问题”仅仅是你认为,是你基于自己的见识进行的推测,别人当然也可以进行不同的推测。问题在于你需要意识到自己的推测不一定符合事实。 一个正常家庭根本不可能因为住房这种小事闹出这么大不愉快。就算是朋友之间,相互借住周转也是正常的礼尚往来。 op 自己有工作能养活自己,这就是担当。 op 为了满足父母的意愿而愿意做出牺牲去尝试自己不擅长、不希望的考公,这也是担当。 |
136
ygwhence OP @killerv #133 你一直在说我没有经济独立,还说我摆脱不了父母,不够自立,请问是怎么得出的结论,你又在臆想什么,难道说你梦到了我有个账户每个月会收到父母的准时打款?我一直在说花自己的钱,除了创业那段时间啃了一个空置房子的房租。让我伤心的是得不到自己人的信任,是对精神层面得不到支持而不是对物质层面的失望。
为什么用“防备”这个词,我也许不是一个道德上的完人,但我对家人的感情是很深的,不会想着占什么便宜,刚工作几年我存不下多少钱但还是每年尽力给家里反馈,有什么好事也是几千块红包的给,我也许这辈子不结婚办事,从没想着这些钱能返回过来,父母承诺过结婚买房会支持但我的态度一直是明确拒绝,也许当时觉得我是孩子话,但现在失联了总能相信我不是说着玩的。这和我的经济状况无关,像有人说的,现在这个社会随便找个工作就能做经济独立,钱多有钱多的过法,钱少有钱少的过法,透支父母的养老钱不在我的考虑范围。父辈和爷爷辈或多或少因为经济利益上的牵扯而红脸对质,说我幼稚也好,我不想像他们一样在对亲人进行防备和使心眼。 虽然过程很痛苦,但我已经慢慢接受了这个事实,父母并不像我爱他们一样爱我,父母是很有控制欲的,一直想让我按他们想的路线走,但我也是很有主见的人,从心理上就很抗拒他们的想法,事实上除了建议他们也没有能力给出实际的支持,也许就是在一次次的妥协和对抗中,父母对我越来越失望,最后几年见的越来越少,脸色也越来越难看,我尽力当作什么事也没发生回避相关的话题活跃气氛但并没有效果。我就很羡慕一位 V 友的家庭,虽然父亲说成年后让他自己养活自己,但在被炒了后还是能说出实在不行可以回来帮他安排工作留给他退路这样温暖的话,对于家庭我没有更高的期望,只希望能在一无所有最脆弱的时候能有家这样的地方落脚,换锁卖房还让别人告知我打破我最后的幻想,终究是把我当外人防备,现在我在哪家就在哪,家人不再是依靠。 其实我父母是社会意义上的老好人,甚至是热心人,家族社群的中心人物,我也是父亲那系唯一的大学生,母亲那系大学生里分最高的,算给他们挣面子了,但就是这样外人看上去美满的家庭,父母并不能做到尊重我作为成年人个体的意见,哪怕我一个人远在外地不需要任何经济支持,在结婚和工作话题上明确表达过不要再谈了,还是无视我的痛苦,无视挂电话的抗议,持续的找机会用相关话题贬斥我的自尊,理由是可笑的“担心现在不说这些以后我会怪他们”,他们代了了他们的父母的角色开始了自己的算计,而我没有进入他们的角色开始对局博弈。 从我的角度看他们不擅长处理亲密关系,我到现在也没有学会怎么处理亲密关系,也许再过几年会再联系,但目前并没有足够强大的精神力去做出这样的尝试。 |
137
wecgwm1998yichen 1 天前
我觉得你的做法没有任何问题
|
138
lscho 1 天前 via Android
我一直信奉一句话,人格独立的前提是经济独立。
你做不到经济独立的时候,你就得听你家长的话。嫌弃家里给你甩脸色,还能躺一年。 这波我站你父母。 当你自己有孩子的时候你就明白了,爱孩子不代表要无条件支持孩子。无条件支持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好事。 如果我儿子和我有理有据的让我提出支持,摆事实摆理由,我会很高兴,证明他在思考。如果他拿亲情绑架我,那我真的会失望 |
139
ygwhence OP @lscho 在当时最艰难的时候我也没有奢求更多,只要能当面或电话表达一下想让我搬走的想法,我就走了而且不会心存不满。虽然我不觉得在自己支付所有生活开支的情况下占用一个空置本就不出租的房子是件多么过分的事情,但我可以随时离开只要主人(父母)开口,因为能让我住确实是情分,当时是这么想的,现在也是这么想的,你可能误解了我破防的点。
但是如果我以后有孩子想在家躺一年,我会关心他的心理健康,建立起相互之间的信任,帮助他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早日恢复回到社会,这并不冲突,我不会期待父母像我会对我未来的孩子一样对待我。我的理念是作为父母在能力范围内是可以接受一个废物孩子的,在他脆弱的时候无条件支持没有什么不对。 |
140
way2create 1 天前
太长不看 ,毕业后反正是基本没跟父母要过钱,至于父母愿不愿意花钱我觉得我这边是取决于他们自己觉得有没有必要,曾经想弄啥来着跟父母商量他们觉得没必要也是不同意我就没问了,但我也不上交,视家庭情况如果需要啥我会看情况买。
|
141
forisra 1 天前
@kakakakaka8889 别的你可以骂意林,恰恰这个问题骂不了。当然美国有大把上大学然后家长送过来的,但另一方面美国学贷规模也摆在这里。没有一个均质化的成年后就一定不管小孩的美国,富豪,中产阶级这种有余力的当然也会托举小孩。但不可否认相对而言成年美国父母和小孩的关系还是淡漠一些。
这东西就是单纯文化差异。中国的文化是以家文化为主,美国文化从建国一来就是以婚姻文化为核心的。 |
142
killerv 1 天前
@ygwhence #136 如果我说的有失偏颇,对不起,我给你道歉。我之前从你的文字里看到的信息,更感觉是父母对孩子不成熟的焦虑,也许他们只是不会表达,不知道如何让你变得更好。如果双方能互相理解,也许会有一个更好的结局。
我不知道你成人之前的家庭环境如何,是不是也一直这样觉得没有父母的爱。如果只是成人之后才这样,那我觉得我的猜测是没问题的,父母是爱你的,只是不会用更好的方式去爱你,而你也不够成熟,进一步加剧他们的焦虑。 ----------------- 如果你从小在家庭中就没有感受到爱,那我觉得你经济独立的情况下,大可忽略他们的提议,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找一个爱你的伴侣,开启新的生活。 |
143
mhycy 1 天前
清单里面很多人都是活在有爱的家庭,所以没感受过什么叫冷漠
事实上,国内有一个很直白的关于生儿育女的话:完成任务 把人生看作游戏,毕业看作完成任务 这么一看,你觉得还有爱吗?其实答案就在你相处之后得到的感受中。 反问一句:我会不会这样对待我的孩子。 这就够了,换位思考一下,有爱没爱还是不懂爱,一目了然。 旁人说再多都没太多用处,爱这一件事是能感受到的。 往好的想想,至少你现在不用再受绑架了,不要回想,往前看,值得焦虑的事情还有更多。 内心真的渴望爱,不如找个伴儿?别做舔狗。 |
145
killerv 1 天前
@dawn009 #134 法律规定的是抚养到 18 岁,大学费用都不是父母的义务(我前面提到过,我大学同学学费都是助学贷款自己还)。当然,一般家庭都会选择继续支持孩子,op 父母也是这个选择,我觉得不应该怀疑父母对他的爱。
讨论了这么多,我现在觉得可能最大的问题还是观念不同,有巨大代沟。op 在婚姻恋爱工作上的态度在父母看来是极度不成熟的表现,以后一定会后悔。在沟通无果的极度失望的情况下,做出了这种驱逐的行为。(我不是赞同父母的意思,只是陈述这个事实) 如果是这样,我也不好说谁对谁错,只能说很遗憾。op 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没有错,但在父母视角看确实也很无奈,为人父母总想让孩子少走弯路,。让我想起马斯克变性的儿子,在他儿子看来性别自由没有错,任何人无权干涉,但如果换做你是马斯克,你会怎么面对这个孩子? |
146
killerv 1 天前
@ygwhence #144 社会总是会神话一些角色和形象,比如悬壶济世的医生,教书育人的教师,还有就是为孩子无私奉献的父母。但他们都是普通人,父母这个角色也是如此。期望越多,失望越大。
我有个六岁的孩子,我希望我和他的关系是类似朋友的那种关系,我养育他托举他,在他工作后可能也会支持他很久,但绝对不是无限制,我也有自己的生活,人生很短,我也要为自己而活,该放手的时候我会放手(不干涉、不支持,但我会尽量培养和我一样的价值观)。我也不指望他给我养老,晚年能跟他一起聊聊天就好。 |
147
dawn009 23 小时 11 分钟前
@killerv
我对“觉得”没有兴趣。如果父母只以法律这一最低标准行事,那这父母虽非最差,亦不够格。 观念、代沟这种常见又无解的问题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和子女在权利上不对等这件事,并非父母的主观善意可以改变。所以我支持子女越早经济独立越好,也支持 Emancipation of minors 。 > 但如果换做你是马斯克,你会怎么面对这个孩子? 若我是马斯克,我定无条件支持。性别认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岂容我多嘴。 |
148
catch 23 小时 9 分钟前
你们 关系发展成这种鬼样子,只能说你 父母这样做 也合理
|
149
dji38838c 23 小时 7 分钟前
供完上学还不够呀?
也是成年人了,该靠自己了呀 |
151
WuDiHaiTai 10 小时 26 分钟前
@ryd994 #63 并不能一概而论,我毕业于三本专升本,有专业课好学的同学去阿里,有我这种咸鱼非 996 ,也有学习很差的同学上岸国考。大家都费了一番功夫而已,没有谁是白捡的,一般考公的人也不会考虑去找工作,目前的形势只能脱产,一旦真找到工作了应届身份就没了,还不如在家里蹲一心一意备考。
|
152
wnpllrzodiac 9 小时 46 分钟前
毕业了,能自力更生是理所当然。父母能帮衬不是责任。能帮衬当然是好的。
|
153
cxy2003chuck 8 小时 47 分钟前 具体事情的对错,无法评价,一是不是当事人,二是同样的事情的看法是受情绪和立场影响的,很多悲观负面的看法因为抑郁症导致的。
但是你需要及时就医,三甲医院精神科下面有心理咨询科,可以去挂个号,也不贵,一两百够了,吃不吃药自己决定。 你的感受我是能理解的,状况跟你差不多,很多想法类似,一度准备自我结束,离开这个世界了。也是跟你一样因为想要渴求父母对等的无条件的爱而痛苦,父母不停的 pua 和控制而痛苦,父母相信外人而不相信自己而痛苦。 有些事情我想通了,抑郁症好了,虽然焦虑症还在。 一是,要承认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人生,父母开心快乐,父母的人生,是他们自己的课题,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人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不是你的。 二是,父母辈没有接受过爱的家庭滋养和教育,所以祈求他们提供他们自己没有的东西,不知道的东西是不现实的。人还是要先自己爱自己,祈求别人的爱是卑微和不切实际的,无论是谁都无法完全做到感同身受。 三是、把父母当作工作中的客户,上级领导,不要被情绪所左右。你的天生的共情能力过强,所以情绪上才容易受影响。这不是坏处,用得好,可以在社会上更容易保护自己,用得不好,觉察不够,没有防火墙,容易伤到自己。 四是、把父母放到大社会的层级当中看,其实父母的见识和能力未必足够提供建议和指导,也很难理性沟通,自己的人生还是需要自己做决定,不受他们影响。 五是,要降低自己的道德底线,你的道德底线太高了,给了自己太多的负面评价和压力。很多事情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现在网贷欠一屁股债,不上班,父母擦屁股的也很多,相比之下你这不算什么。 目前我已经离开家乡十年了,花了二十年才想明白这些。前面有两三年,我把父母家人拉黑了,因为我怕再严重下去我会控制不住自杀,但是今年终于负面的想法消失了。今年回去又跟父母聊了两次,明确说了我抑郁症很严重,严重到想自杀,再逼我也没用,他们拿跳河逼我也没用,不用天天说别人混得多么好。现在除了带父母看病,其他的事情我都不怎么管了。你长时间不和父母联系,没关系的,是一种对自己的自我保护和自救。与父母保持距离,然后经济和决策上独立,是自救必经之路。 人活着不是只有一个标准版本,一切都没关系,只要人好好活着,爱自己。 我依然不敢结婚,但是我在生活中在一点点尝试美好的事情,每天做一点点改变,说不定哪天也会陷入爱河。 我的抑郁康复,冥想,造成阳光,书籍、运动、阅读都有帮助,但其实每次我只能坚持一段时间,很快状态就不好了,生不如死,但大不了再尝试,再爬出来。 练习觉知的能力,观察自己的情绪,我想是有很大帮助的,同样一件事情,不受大脑自动化的负面思维的控制,觉察到它,然后大脑理性和客观的去分析和看待它。可以尝试 免费的 “李冉 21 天冥想”, 哔哩哔哩有视频,网易云音乐也有音频。其他书籍有《正念禅修》《内观》。 心理上的书籍可以看看:《被讨厌的勇气》、《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有文字和漫画两种形式,看自己喜欢哪种) 祝你好运。 |
154
ygwhence OP @cxy2003chuck 感谢,也许真要去精神科看一下,虽然自我感觉状态还好,但创伤是肯定有的,听听专业的意见。
|
155
cxy2003chuck 4 小时 17 分钟前
@ygwhence 不是广告,这两天用了豆包(其他 AI 应该也有),里面选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的智能体,或许你可以试着把你的感受、苦恼或者直接这篇帖子你写的文字发给他,跟他对话几轮,他会模仿《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的思路和口吻给你建议和安慰。试了几次,还是不错的。
|